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
劫火半空尘世换,不知此处几登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夜景象。"山如削玉"运用比喻,形容山峰峻峭如刀削的白玉,展现了山的峻美和洁净。"水涵秋"则写出了湖水在秋夜中映照出的清凉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秋意浸染。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如同在冰壶(指清澈透明的月光下)中漫步,月下独游,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幽静之感。"人在冰壶月底游"这一句,既写实又富有诗意,传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然。
"劫火半空尘世换"暗寓历史变迁,暗示世间沧桑,但诗人并未直接触及,而是通过月夜下的山水隐喻,表达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不知此处几登舟"则留下悬念,让人想象诗人是否多次乘舟而来,享受这片静谧,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借山水月色寄寓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鲲鹏运海涯,岂复顾泥沙。
龙虎常为畜,乾坤不定家。
玉泉生白石,紫府种黄芽。
此境人难到,归程自有槎。
来此琅玕影里吟,更于何处觅山林。
千年清事无人管,独有香山领此心。
船翻亭迹尚依然,动有风波静有天。
人世不知行实地,每于船上又安船。
西风篱下菊班班,想得吟肩正耸山。
急遣曲生陪杖履,要传好句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