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怪石

昔去江湖乡,来与松桂接。

圭角老龙脊,锋棱秋剑铗。

历乱枯苔点,交横败莎叶。

会使成都人,更取神蓍揲。

形式: 古风

翻译

从前离开故乡,来到与松树和桂树相邻的地方。
山势如同古老的巨龙脊背,山峰锐利如秋天的剑鞘。
满布杂乱的枯苔斑点,交错的败落莎草叶片。
这样的景象会让成都的人们,更加迷信地取出神蓍来占卜。

注释

昔去:从前离开。
江湖乡:故乡。
来与:来到与。
松桂接:松树和桂树相邻。
圭角:山势像圭(古代玉器,形状方正)。
老龙脊:古老的巨龙脊背。
锋棱:山峰锐利。
秋剑铗:秋天的剑鞘。
历乱:杂乱。
枯苔点:枯苔斑点。
交横:交错。
败莎叶:败落的莎草叶片。
会使:会让。
成都人:成都的人们。
更取:更加。
神蓍揲:神蓍(古人占卜用的草茎)来占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昔去江湖乡,来与松桂接"表明诗人曾经离开过水乡之地,而现在则是到了可以望见松树和桂树的地方,与高洁的事物相连接。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

"圭角老龙脊,锋棱秋剑铗"中,“圭角”指的是奇特的石头,“老龙脊”则是形容山脉蜿蜒曲折,如同古老的龙脊。"锋棱秋剑铗"则描绘了秋天的树木棱角分明,像是秋风中闪耀着寒光的利剑。这两句通过对怪石和秋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刚健之美。

"历乱枯苔点,交横败莎叶"一句,"历乱"意味着穿梭于混乱之中,而“枯苔点”则是指干枯的苔藓散布其间。"交横败莎叶"则形容荒废的草叶交织在一起。这两句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表现了时间流逝和事物衰败的意境。

最后,“会使成都人,更取神蓍揲”中,“会使”表明诗人有所期待,而“成都人”可能是指特定的历史人物或者某种精神象征。"更取神蓍揲"则意味着再次采取某种神秘的草药或方法。这两句似乎是在表达对过去事件的回顾和对于未来某些行动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景福东厢诗.柏

落落抱高节,秀出青云端。

无言涧谷幽,自致宫庭难。

芳风袭玉宇,馀露分铜槃。

不使万年木,嘉名高岁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御沟.赐书

上圣固天纵,英艺皆绝伦。

时乘万几闲,翰动如有神。

用之当豫游,不忘安四民。

匪颁及群下,络绎来中宸。

毰毸灵凤翔,郁怒虬龙振。

清若四海秋,熙如天下春。

愚臣土芥微,亦受雨露均。

愿推赐书意,直以古义陈。

士本学先王,所求谊与仁。

农当服稼穑,昏作圳亩勤。

百工备用器,不治刺绣文。

万商迁有无,不通珠翠珍。

四业既交修,坐令风化纯。

人和衣食丰,天应殊祥臻。

皇心正在此,非以能高人。

形式: 古风

御沟.赐果

南海荔枝来,别馆蒲萄成。

匪颁浃下陈,捧拜同驩荣。

置黍敢先食,览槃多未名。

怀核待归种,复愁千岁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朝鸡赠王乐道

小鸡距短双翅垂,广场勇斗无所施。

清晓长鸣独先众,朝者恃此能知时。

星河满天月光白,东望扶桑悄无色。

一声高举耳目醒,四远群阴俱辟易。

陋巷人疏烟火稀,永夜沈沈钟鼓微。

闻之徐起就盥栉,颠倒不复忧裳衣。

君家迥居北城曲,阿阁嶕峣日鸣玉。

萧萧风雨得司晨,不使无功啄君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