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甲午自春徂夏阖郡不雨农人难于布种心窃忧之仍旧恭迎冈山观音大士入城中是日神甫降而雨大作自午至戌四野均沾非神之赐不及此喜而以诗纪之并酬神惠

去年苦旱暵,民力嗟已竭。

幸早叨神贶,来苏被甘泽。

今年春徂夏,炎炎炽烈日。

有如病后病,元气讵能摄。

方社殚圭璧,夜愁星斗灿。

家家插柳枝,鼓声每达旦。

市既禁屠宰,厨亦绝薤蒜。

迎神冈山寺,涓滴出山半。

须臾云忽起,飞雨急如弹。

流潦满中庭,檐溜深没骭。

一润苏万槁,伟哉神力化。

慈悲视众生,不啻保婴赤。

感召良有因,惩劝示威德。

蚩蚩有何辜,神慈终悯恻。

老稚共欢呼,喜气溢里闬。

微诚或感孚,齐明郁鬯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光绪年间的一段干旱时期,以及随后的雨水降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与感激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祈祷与希望。

诗的开头描述了去年的干旱导致民力枯竭,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甘霖的期盼。接着,诗人描绘了今年春天到夏天的炎热天气,比喻为病后的复病,暗示了元气的虚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祈求神灵的庇佑,包括夜晚的星斗、家家户户插柳枝、市集禁止屠宰和厨房禁用某些食材等。

诗中提到,人们在冈山寺迎神,祈求神灵赐予甘霖。不久,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如同弹丸般急促。雨水不仅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也使得万物复苏。诗人赞美了神灵的伟大力量,并将其与慈悲之心相联系,强调神灵对众生的关怀超越了对婴儿的保护。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神灵的感激之情,认为这种恩赐并非偶然,而是神灵通过感应人们的虔诚与善意所赐予的。他赞扬了神灵的智慧与威严,以及通过这次降雨所传达的教诲——即通过惩罚与劝诫来维护秩序与和谐。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对神灵的信仰,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与希望。

收录诗词(29)

唐赞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午人日由陆赴台北道出台中邱仙根以诗招由寓鳌绕道山居一访杜二拾遗草堂竟以俗冗不获税驾仙乡仍用元韵奉酬

乘风自南来,踏月复北去。

仙云不可攀,相思殢烟树。

老范意殷勤,停骖且小住。

借问山中人,结庐在何处。

形式: 古风

光绪十八年三月初六日筱村中丞按试台南正在明伦堂讲书忽地大震因以诗纪之

堂皇高坐地震惊,满堂漰湱洪涛声。

如驾海舶樯忽倾,头目眩转浮沧溟。

诸生罢讲相向瞪,魂摇气慑神渐惺。

须臾奠定邀神灵,险遭不测人其坑。

我于其中浩叹兴,两间无处无亏盈。

世界本由缺陷成,自古断鳌鳌足胫。

扶舆毕竟谁支撑,赖有青门鼎力争。

乾坤浩荡陂竟平,敢忘此日心凌兢。

形式: 古风

癸巳夏台南郡久不雨时余随同镇道虔诚祈祷不胜殷盼赋此

赤日烁田园,渴雨麦焦死。

田园复何有,黄埃间苍耳。

痴龙抱珠眠,无术鞭之起。

农夫吁群神,邑令走社壝。

我心方惄然,咎人更咎己。

闭门星月下,陈词窃长跪。

谴责加闾阎,请自长官始。

瘝职当受辜,勿移于赤子。

祝罢复出祷,惭惶意无似。

何时雨倾盆,野色青一洗。

形式: 古风

六月初七日夜获甘霖连日大雨滂沱赋此志喜

蕴隆何瞵瞵,亭午赤日高。

望霓愿未酬,眼穿心尤焦。

岂料一霎风,为我驱郁陶。

是时碧宇朗,霾翳无纤毫。

陡泼数升墨,群峰青忽韬。

龙爪攫昏黑,隐跃空中翱。

捲海向天泻,拗怒不受绦。

空阔战雷电,势等钜鹿鏖。

小声珠走盘,大或翻狂涛。

忽若辟天育,万马纷腾槽。

又似黄流驶,过闸奔千艘。

三农手加额,饥寒无啼号。

弹冠谢甘澍,神贶欣溥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