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梅回汲细林山泉水

我昨探梅乱云窟,欲练梅花作诗骨。

祇愁竟体尘氛多,脉脉芳馨苦汨没。

愿汲泉水山之阴,未洗双眼先洗心。

心清始觉吟梦稳,缟衣仙子来深林。

斜阳半峰泉泻磴,手挈银瓶下幽径。

归来分水呼煎茶,浣涤徐凝恶诗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祥龙的《观梅回汲细林山泉水》描绘了诗人探访梅花后的清新体验。首句“我昨探梅乱云窟”展现了诗人踏雪寻梅的场景,环境幽深而梅花盛开。接着,“欲练梅花作诗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借此激发创作灵感的愿望。

“祇愁竟体尘氛多,脉脉芳馨苦汨没”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忧虑,担心梅花的清香被掩盖。为洗去尘埃,他决定汲取山泉,“愿汲泉水山之阴”,并强调心灵洗涤的重要性。“心清始觉吟梦稳”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希望通过净化心灵来提升诗歌创作的意境。

最后两句“斜阳半峰泉泻磴,手挈银瓶下幽径”描绘了夕阳下诗人提着银瓶取水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诗意。而“归来分水呼煎茶,浣涤徐凝恶诗净”则以煮茶的动作象征着诗人希望通过泉水洗涤,连同自己不佳的诗作一起净化,期待下次创作能更加纯净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观梅、取泉、品茗的过程,展现了诗人追求艺术纯净与心境清明的心境,富有禅意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3)

沈祥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贾云阶丈新居落成

水竹三分画不如,秋风新筑辋川庐。

静观世态涵琴德,老剩诗心慰瑟居。

饮续醉乡王绩记,每披相地景纯书。

轩窗明净宜幽隐,坐对黄花乐有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过萧尺木墓

家国沧桑一慨中,《离骚》图就思无穷。

遗民老去诗心苦,古壁长留画本工。

巷僻难寻庐一角,冢荒重薙草千丛。

春来樵采新申禁,宰木森森夕照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日本刀为胡云起作

先生好剑更好刀,寒光上腾秋月高。

昆吾之刀世难觏,大食之刀辉久韬。

二者搜罗不可得,日本有刀求之亟。

往时日本来观光,宝刀流传入中国。

中国尚文不尚武,藏此刀者半伧父。

有谁拂拭鸊鹈膏,素练横空下阶舞。

先生得之喜欲狂,摩挲珍重如球琅。

酒酣奋袂出示客,长虹三尺辉宝光。

吾谓先生可一试,莫使毛锥误我事。

挺身投笔学班超,塞外立功酬素志。

先生一笑郁塞开,诸公狂饮歌莫哀。

夜半此刀作龙吼,愿从先生登燕台。

形式: 古风

枯树(其一)

静耐冰霜历苦辛,回头风木倍伤神。

啼乌落月浑如梦,古墓空山不再春。

百尺尚存孤立意,千秋几见后凋身。

兴嗟岂独桓司马,手泽摩挲感昔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