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双湖竹枝词(其八)

沧洲阁外水茫茫。玉箸鱼羹足侑觞。

侬便作歌谁与和,空教吴语独清狂。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沧洲阁外水茫茫”,以“茫茫”二字渲染出水天一色的辽阔景象,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水域之中,引人遐想。接着,“玉箸鱼羹足侑觞”,细腻地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享用美食的情景,玉箸(筷子)与鱼羹相映成趣,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增添了宴饮的雅致与乐趣。

“侬便作歌谁与和”,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一种孤独感与艺术创作时的渴望共鸣的心情。在如此静谧的环境中,诗人想要吟唱,却无人应和,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对知音的期待。

最后,“空教吴语独清狂”,“吴语”指南方方言,这里可能暗含着对南方文化的向往或对自身情感的释放。诗人通过“独清狂”表达了在孤独中寻求精神自由与艺术创造的热情,这种情感虽无人理解,但却是其内心真实而独特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孤独感。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同人以予今年四十生辰共谋称祝予谓古无庆年之礼况荼苦馀生乎诗以谢之

礼经从未著生辰,况我连年忧患频。

种种二毛伤老大,匆匆转眼失青春。

影堂莫断阑干泪,丙舍长怜孤另身。

却笑故人偏好事,欲将宏奖散酸辛。

宜臼悲吟愬我辰,三闾哀怨志庚寅。

祗应孤孽充谈助,那得觥筹遍世人。

聊葺旧闻夸梓里,敢将尘梦溯枫宸。

加年倘遂平生硕,学易从今庶有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用前韵怀石林

黍谷新传解冻辰,何堪万里泣累臣。

望云代作皋陶祭,缓颊谁为慈母陈。

料得真钢无变色,空教夜雨独伤神。

洞庭春水新生涨,耿耿枫林入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一)

青天白日先臣节,长水高山故国恩。

犹有赐田环丙舍,敢捋薄植玷清门。

虚堂几忆瞻云泪,老树深栖归鹤魂。

永夕岂徒霜露感,蟂矶手泽至今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二)

三先生昔著书地,合以前光接后辉。

春木年年芚古干,孙枝叶叶溯遗徽。

千秋尚有宫墙在,一线远忧薪大微。

暮雨空濛寒食罢,茫茫百感集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