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格言出自清代著名湘军将领、政治家曾国藩之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智慧。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简洁有力,意在强调个人追求的目标应当是成为道德高尚、行为典范的圣贤,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低俗的欲望和行为。如果一个人无法达到圣贤的高度,那么至少要努力避免堕落为道德败坏、行为恶劣的禽兽。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后半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则进一步阐述了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它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过分关注最终的结果或回报,而应专注于过程本身——即“耕耘”。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付出,才能逐渐接近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观点鼓励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轻言放弃,坚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会有所收获。
整体而言,这句格言不仅适用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也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努力与追求,提醒人们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应保持初心,注重过程,相信付出总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