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师川纳凉大宁寺得绿字

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

车马断经过,卧痾适所欲。

欻作城北游,佛界映空谷。

方塘荷气清,层轩竹阴绿。

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羁束。

鸣蜩韵高寒,凉飔荡烦促。

坐隐者谁子,飞雹下棋局。

胜负吾不知,静啸荫乔木。

徙倚失日车,旋归想雨足。

可令夜气清,更使年谷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的一次清凉之旅。诗人洪朋在六月的长夏,选择前往大宁寺纳凉避暑。诗中以“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开篇,直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特征,营造出一种酷热难耐的氛围。

接着,“车马断经过,卧痾适所欲”两句,通过描述车马不再通行,以及卧病之人正好借此机会寻求舒适之地,暗示了诗人此时的身体状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随后,“欻作城北游,佛界映空谷”则展现了诗人出游的地点和环境,佛寺映照在山谷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方塘荷气清,层轩竹阴绿”描绘了沿途的自然美景,方塘中的荷花散发出清新之气,层层轩窗下的翠竹投下一片片绿影,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接下来,“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羁束”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徐侯在游玩时的轻松愉快,两人谈论饮食之事,心情舒畅,忘记了世俗的束缚。

“鸣蜩韵高寒,凉飔荡烦促”通过蝉鸣和微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清凉的氛围,高亢的蝉声与轻柔的凉风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夏日的烦躁。紧接着,“坐隐者谁子,飞雹下棋局”描绘了一幅隐士与他人对弈的场景,虽然下起了冰雹,但并未影响到他们的游戏,反而增添了几分趣味。

“胜负吾不知,静啸荫乔木”表明诗人对胜负之事并不在意,而是静静地在大树下吟啸,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最后,“徙倚失日车,旋归想雨足”写出了诗人从日出到日落的旅程,以及对雨后景象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夏日纳凉之旅的种种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超然物外的禅意。

收录诗词(200)

洪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上

杖策城上头,初日破冥晦。

颇知春意还,早觉寒事退。

风前识西岑,烟处认东汇。

人如旋磨蚁,舟似覆杯芥。

鹳鹤掠水涯,箫鼓杂天籁。

便当杭清浅,底事返阛阓。

形式: 古风

陪诸公步城北分韵得亦字

去月霜雪交,咫尺涩如棘。

今朝云雾散,春气恍如昔。

九衢慰眼新,百草随意出。

俯仰亮有观,兹辰底空掷。

陶谢何许遨,发兴在郭北。

净界集两楹,层阁倚百尺。

风日已可人,江山亦德色。

四睇感终古,五字办即席。

想见盘礴地,鲜飙生两亦。

良游不相待,发函三叹息。

形式: 古风

寄题蔡州鲁公祠堂

鲁公岩壑姿,劲气不可及。

岁寒万物尽,松柏当霜立。

由来邪正间,厥势不相入。

公当肃代后,窜斥复相袭。

呜呼蔡州殒,义激壮士泣。

周曾计不浅,希烈竟见执。

从古皆有殁,忠烈泰山岌。

使君拊遗迹,丹青辨呼吸。

壮公临大节,生气何当挹。

高咏两贤篇,临风黯于邑。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寄题阳居士高节轩

中条阳亢宗,高义照千古。

婵嫣不无人,闻风吾已许。

平生知味处,潇洒送寒暑。

敏树印此心,柯叶傲风雨。

岑夜入天籁,韵作太上语。

一切得入律,真成众香树。

贤者早求仁,行李遍八宇。

归来林丘下,岁寒色如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