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一)

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应。

不为游人问乡里,岂知身是锦城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我忘记了家乡的样子,脚步轻快地尝试用川语交谈。
我不是为了游客询问乡情,谁会想到我身为成都的僧人。

注释

家山:故乡。
忘了:忘记。
脚腾腾:脚步轻快。
试作:尝试。
巴谈:四川方言交谈。
却解应:能够应对。
游人:游客。
乡里:家乡。
岂知:哪里知道。
身:自己。
锦城:成都。
僧: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家山忘了脚腾腾”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忘我忘形的情怀。“试作巴谈却解应”则是在说即使是尝试着去讨论或模仿古人,也能做得游刃有余。这两句突显了诗人的胸怀和才华。

“不为游人问乡里”表明诗人对于常人关心的世俗之事并不在意。“岂知身是锦城僧”则揭示了诗人本身是一位居住在成都(古称锦城)的僧人。这两句流露出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既有高超的文学才华,又有出世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身份认同的一种幽默和自嘲。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二)

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

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后何须觅老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

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

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

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

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吴少卿绝句

欲伴骚人赋百篇,归心要及菊花前。

明朝知覆谁家瓿,犹有桓谭道必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沈氏天隐楼

楼上新诗二百篇,三吴处士最应贤。

非夷非惠真天隐,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尽黄金犹好客,归来碧瓦自生烟。

灵犀美璞无人识,蔚蔚空惊草木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