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对月答子浚兄见怀诸弟之作》。诗中,诗人以南北对比起笔,暗示了与兄弟们分隔两地的遥远距离,如同汉代的长安和洛阳一样遥不可及。"迢迢吴越两乡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吴越之地的广阔使这种情感显得更为深远。
接下来,诗人通过"谢家楼上清秋月"这一典故,借用了南朝诗人谢朓的意境,描绘了一轮明亮的秋月。然而,这轮明月却被诗人赋予了离别的象征,"分作关山几处明"暗示了月光洒在关山之间,各自照亮了他们各自所在的地方,增添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和孤独之感。
整首诗以月为纽带,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兄弟们虽相隔千里,但情感相通,月光照耀下的思念之情跨越了地理的阻隔。皇甫汸的诗歌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