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长卿备兵滇南(其一)

南国初辞法从班,霜飞绣谷楚云间。

前驱弩骑三千士,内固岩城十二关。

传过赤虺浮瘴水,诏来金马祀名山。

文章须遣通南极,为领华风到百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军事部署的宏大场景。首句“南国初辞法从班,霜飞绣谷楚云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南国初秋时节,霜气弥漫,绣谷如画,楚云缭绕的景象,展现出南国独特的自然风貌。接着,“前驱弩骑三千士,内固岩城十二关”两句,通过“三千士”和“十二关”的描述,展现了军队的规模与防御工事的坚固,暗示了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的规模与重要性。

“传过赤虺浮瘴水,诏来金马祀名山”则进一步描绘了军事行动的动态过程,通过“赤虺”和“瘴水”的形象,以及“金马”和“名山”的祭祀活动,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深度。

最后,“文章须遣通南极,为领华风到百蛮”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刘长卿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能凭借文才与智慧,将文明之风传播至边远之地,不仅在军事上取得成功,也在文化上有所贡献,体现出对人才的高瞻远瞩与深厚的文化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宏大的军事场景与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与对人才的期待,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5)

俞安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长卿备兵滇南(其二)

柱后高冠著惠文,旌麾按部拥风云。

山行金齿搜蛮垒,水战昆明习汉军。

落日重围原上猎,有时小队障前分。

西南君长孤悬地,天际铜标想旧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潘大司空起拜御史大夫再督河漕奉寄二首(其一)

徵书新起大司空,再历宣房旧筑宫。

刍粟转输关国计,漕渠疏控见神功。

河源争谓来天上,水势齐驱入地中。

秦日岂须论郑国,周年何忝拜毛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潘大司空起拜御史大夫再督河漕奉寄二首(其二)

瓠子悲歌似汉家,老臣宁许久悬车。

凿渠昔见传龙首,开府今仍建虎牙。

淇苑秋云分楗竹,金堤春水下桃花。

从君倘许寻源去,斗畔重占犯客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上叶少师

向闻谈麈自从容,牙后津津及老农。

羊祜虚劳称舞鹤,叶公转自好真龙。

亭开一亩成玄草,家近三山是赤松。

久为扫门吾独耻,可容策杖客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