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隔花清漏沉沉。又三更。只恐夜寒指冷、罢调笙。

庭月满。帘慵卷。雁声声。知否有人欹枕、梦难成。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鉴赏

这首《相见欢》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思绪万千的画面。

“隔花清漏沉沉”,开篇以“隔花”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仿佛透过花瓣的缝隙,窥见了夜的深邃。“清漏”指的是滴漏的声音,夜晚的时间流逝,通过这细微的声音被感知,营造出一种时间缓慢流淌的氛围。“沉沉”则加强了这种寂静与深沉的感觉,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夜的重量。

“又三更”,点明了时间,夜已深,三更时分,是人们最易陷入梦境或思绪之时。“只恐夜寒指冷、罢调笙”,表达了主人公对寒冷的担忧,担心手指在夜寒中变得冰冷,无法继续弹奏乐器。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弹奏乐器本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但在夜寒的侵袭下,这份乐趣似乎也难以维持。

“庭月满”,庭院中洒满了月光,月色如水,照亮了四周,却也映照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帘慵卷”,窗帘懒散地垂落着,不愿被卷起,或许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过寒冷,或是内心的情感难以释怀,不愿意面对外界的打扰。“雁声声”,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它们或许在迁徙,或许在寻找归宿,这一声声雁鸣,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也触动了主人公的心弦,引发了他的共鸣。

“知否有人欹枕、梦难成”,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知道吗?在这样的夜晚,还有人因为思念、忧虑或是其他原因而难以入眠,侧卧于枕边,心中满是难以言喻的思绪。这里的“梦难成”不仅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睡眠困难,更是心灵深处的困扰与挣扎,难以找到安宁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深夜静思的场景,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好

人别后,又是探梅时。

风送归鸦栖不定,阿谁花底掩双扉。惊起翠禽啼。

深院静,帘卷辟寒犀。

羌笛数声吹梦断,屏山一角玉蟾低。冷露湿苔衣。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

记得去年今日事,半窗灯影两人儿。一个画乌丝。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三)

长相忆,欲写锦书迟。

几个伤心眠又减,一春无病瘦难医。欲说又瞒伊。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四)

长相忆,心上数归鞍。

一角荒城三点塔,半帆秋水四围山。划满碧阑干。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