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韵杂咏七首(其四)

鹭白固匪珍,鸦黑亦非贵。

使其色相反,人皆竞称瑞。

世情惟尚奇,在理则为蔽。

形式: 古风

翻译

鹭鸶羽毛洁白并非罕见,乌鸦羽毛漆黑也不稀罕。
尽管它们颜色截然不同,人们却争相称赞为吉祥之兆。
世人的喜好只在于奇特,但在道理上这却是偏见。

注释

鹭白:鹭鸶羽毛的白色。
固匪珍:本来并不珍贵。
鸦黑:乌鸦羽毛的黑色。
亦非贵:同样不被视作高贵。
相反:对比鲜明。
人皆:人们都。
竞称:争相称赞。
瑞:吉祥。
世情:世俗的情感倾向。
尚:崇尚。
奇:奇特。
在理:从道理上讲。
为蔽:成为偏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若川的作品,名为《三韵杂咏七首(其四)》。诗中通过对比鹭和乌鸦颜色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只追求奇特现象而忽视真理的讽刺态度。

“鹭白固匪珍,鸦黑亦非贵。” 这两句点出了鹭的白色和鸦的黑色,并不因为其颜色鲜明而被珍视或看作珍贵。这里的“匪”和“非”字用法,体现了古文中的修辞手法。

“使其色相反,人皆竞称瑞。” 当鹭和乌鸦的颜色出现反常现象时,人们却竞相将这种反常视为吉祥之兆。这里“相反”指的是颜色的异常变化,“竞称瑞”则揭示了世人的盲目与迷信。

“世情惟尚奇,在理则为蔽。” 最后两句直截了当地批评了世人只追求奇异现象而忽视真实道理的倾向。这里“世情”指的是世俗的情感和行为,“惟尚奇”表达了人们对奇特事物的偏好;“在理则为蔽”则揭示了这种偏好背后的愚昧无知,因为它遮蔽了真实道理的光芒。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容易产生的迷信和盲目。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于真理与常识的重视和推崇。

收录诗词(13)

李若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韵杂咏七首(其三)

足随意以行,目惟心所视。

若必待使之,动行即相戾。

是故造自然,斯为理之至。

形式: 古风

三韵杂咏七首(其二)

斯人异好恶,是非汩真情。

鹅有翅莫飞,蛇无足能行。

世事亦如此,未可一概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三韵杂咏七首(其一)

础润湿欲雨,月晕知有风。

大哉天地理,机熟潜可通。

念彼在世人,心隐无由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村社歌

清晓鼕鼕鸣社鼓,前村后村走儿女。

田家醵钱共赛神,谢神时晴复时雨。

案有肴酒炉有香,老巫祷祝躬案傍。

愿得年年被神福,秋宜稻谷春宜桑。

人淳礼简酒无数,歌笑喧阗日将暮。

田翁攲侧醉归来,山头明月山前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