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元宵(其一)

南街灯影北街红,正月天和二月融。

九野不霾星历历,五云长在月胧胧。

稚儿火吐篱边菊,甲第鳌移海上峰。

欲拂霜须逐年少,只应无力倩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南街上灯火辉煌,北街上映照着红色的光芒,正月的天气温暖如二月。
广阔的田野上没有雾霾,星星清晰可见,五彩祥云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中。
孩子们点燃篱笆边的菊花,富贵人家的宅第像海中的山峰般矗立。
想要扫去霜雪,只有依靠年轻人的力量,或许只能求助于春风。

注释

南街:指城市的街道。
灯影:灯光的投影。
红:红色的光芒。
九野:广阔无垠的田野。
霾:雾霾。
星历历:星星清晰可见。
稚儿:幼小的孩子。
火吐:点燃。
篱边菊:篱笆旁的菊花。
甲第:贵族或显赫人家的宅第。
鳌移:比喻宅第高大。
海上峰:形容宅第像海中的山峰。
拂霜:扫除霜雪。
逐年少:依靠年轻人的力量。
东风: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生动的夜景,南街和北街的灯影与鲜红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正月天和二月融"则是在说新春佳节的气息已经渗透进了整个自然界,连续的好天气让人们的心情也随之舒畅。

接下来的两句"九野不霾星历历,五云长在月胧胧"描绘的是夜空中繁星点点,不被阴霾所遮蔽,而那淡淡的云朵也似乎永远徘徊在明亮的月光之下。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个清朗而宁静的夜晚景象。

"稚儿火吐篱边菊,甲第鳌移海上峰"中的"稚儿"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们,而"火吐篱边菊"则是他们在寒冷中靠近火堆取暖,同时也看到室外篱笆旁盛开的菊花。"甲第鳌移海上峰"可能是在比喻某种超凡脱俗或者强大不屈的境界,像是一只雄鹰飞跃于高山之巅。

最后两句"欲拂霜须逐年少, 只应无力倩东风"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青春和力量的一种渴望。"欲拂霜"意味着希望能够驱散岁月带来的苍老,而"只应无力倩东风"则是在说尽管内心的愿望无法如愿以偿,但也只能在无力的状态下随波逐流,任凭命运的东风所至。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与青春力量的一种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城元宵(其二)

长陌绮罗缘地湿,小楼歌管咽春融。

此时见月何光霁,昨夜中天却澹胧。

灯社醵盘批鲤甲,侠游赛饮落驼峰。

南园匝夜喧如市,不逐疲癃度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从军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形式: 五言律诗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佩中邀勒经时序,箫里寻思复几年。

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

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乍可悤悤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惟将浊水况清尘。

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不能京兆画峨眉,翻向成都骋驺引。

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赩鳞去不还。

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

分念娇莺一种啼,生憎燕子千般语。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

御沟大道多奇赏,侠客妖容递来往。

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

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

长短众诸判不寻,千回百过浪关心。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

为想三春狭斜路,莫辞九折邛关道。

假令白里似长安,须使青牛学剑端。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龙飙去去无消息,鸾镜朝朝减容色。

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

不分淹留桑路待,秪应直取桂轮飞。

形式: 古风

出石门

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

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

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