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起服北上

结发相与友,不异雷与陈。

风波荡萍梗,所历为参辰。

君行初向河南时,轻裘快马悬明珠。

光辉五色照行路,悔不相从同曳裾。

遥闻鸿雁声嘹喨,冀得云中尺素书。

素书宛见陈重面,我亦扬舲别乡县。

京华为客忽相逢,雕盘绮食谐欢宴。

岂知宴集乐未终,风惊木落亲庭空。

讣音一纸泪成血,擗踊袒括何匆匆。

我苦辞亲思显扬,只言得禄荣高堂。

潘舆娱侍志所望,墓木己拱情可伤。

祭之列鼎陈簠簋,不似生前欢菽水。

更有暌离行役时,去住存殁无能知。

君今得遇升平日,忠孝兼全两无失。

三年再上青云路,万口称扬声籍籍。

脱却麻衣换锦衣,千军骏马如翚飞。

但看苍苍佩印绶,与君同向江西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解缙所作的《送友人起服北上》。诗中描绘了朋友分别后各自经历的起伏人生,既有相聚时的欢乐宴饮,也有离别后的思念与哀痛。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的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结发相与友,不异雷与陈”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如同雷陈二人的友情一般坚固。接下来的“风波荡萍梗,所历为参辰”则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人生的坎坷与变化,如同漂浮在波涛中的萍草,难以预测其命运。

接着诗人回忆起朋友初离时的风光,“轻裘快马悬明珠,光辉五色照行路”,展现了朋友离别时的豪迈与光彩。然而,诗人又表达了遗憾之情,“悔不相从同曳裾”,意即后悔没有一同前往,分享这段旅程。

“遥闻鸿雁声嘹喨,冀得云中尺素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期盼能够收到一封书信。随后,“素书宛见陈重面,我亦扬舲别乡县”表达了诗人自己离家远行的情景。

相聚时的欢乐宴饮,“京华为客忽相逢,雕盘绮食谐欢宴”,与之后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岂知宴集乐未终,风惊木落亲庭空”。这句生动地描绘了宴席还未结束,而亲人已离世的悲痛场景。

“讣音一纸泪成血,擗踊袒括何匆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痛之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诗人接着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我苦辞亲思显扬,只言得禄荣高堂”,表达了对未能尽孝的遗憾。

“潘舆娱侍志所望,墓木己拱情可伤”则表达了对未能陪伴亲人度过晚年时光的深深自责。最后,诗人通过描述友人北上归来,穿着华丽的服饰,乘坐豪华的车马,以及佩戴官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事业成功的喜悦和对两人未来共同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西行寄甥文莹

祖陇西山雁门下,西行正值秋潇洒。

秋日雕弓射孽狐,雪中玉勒驰天马。

却过并州是故乡,先公并国汉侯王。

西江有家未千载,南望白发怀高堂。

吾甥夙所亲执手,未忍别黄叶下江。

皋离愁,正如割,我当归,思如渴。

相思悽恻重绸缪,远在明年二三月。

形式: 古风

寄胡敬方

梁鸿海曲窜,贾谊长沙谪。

儋耳苏子瞻,夜郎李太白。

君家忠简在幽州,功名自分随烟流。

一朝行召入宣室,君臣鱼水还相投。

我视诸公岂俦匹,十年曾侍金銮侧。

朔风吹梦入河州,细语荒郊秋一叶。

临行天语重丁宁,万里西行劳圣心。

乡人怜我休太息,飞鸟终当还旧林。

形式: 古风

卢氏秋夜赋寄王院判

羁怀不自释,终夜卧复起。

长风吹河声,泻入茅屋里。

青天高高素月横,露华凄落罗衫轻。

干将莫邪欲自见,中夜忽作双龙鸣。

志士遭逢苦不早,远道忧心急于捣。

漫说咸阳与洛阳,昨日莺花今日老。

我有母,江之南,盈簪白发丝鬖鬖。

柴门半掩绿树下,落日凝望情何堪。

我有弟,湖之北,云梦关山万里隔。

三月归鸿又尽飞,相思一字无由得。

金兰交契王使君,一日不见心氤氲。

适来离别忽三载,梦魂踏遍江东云。

平生只欲事高洁,骨肉交游总疏绝。

慷慨临风一洒然,泪痕满袖都成血。

衣袖初乾夜向晨,古来忠义多艰辛。

江乡有路且归去,秋风野水堪垂纶。

形式: 古风

寄新野袁上舍

孔明信卧龙,士元亦雏凤。

南阳千载人,星芒相摇动。

友人为道留至今,新野文学如乔林。

松根木下伏琥珀,桂枝月晕生黄金。

云台先辈会风云,鹿门肥遁犹清芬。

登高吊古歌慷慨,冒使荣名羞后尘。

泮池芹藻如碧玉,济济游歌思乐育。

琴瑟鼓奏合周诗,义理周旋论更仆。

正如美玉在昆山,山辉白虹五采斑。

又如璿珠孕漯渊,午夜腾腾光烛天。

干将韫匣射斗牛,骐骥绝足超燕然。

今年射策应相见,承恩早拜金銮殿。

凤凰台上聚星期,先寄长歌如会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