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除夕》由清代诗人王维坤所作,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眼底年光尽”,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除夕夜的时光已悄然流逝,暗示着一年的结束。诗人的眼前,岁月如流,时光匆匆,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家人真不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样一个团圆的节日里,家人未能团聚,让诗人倍感孤独和失落。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渴望。
“西川兵火后”,点明了诗人的背景环境。西川,泛指四川地区,这里曾遭受战争的破坏,满目疮痍。诗人可能经历了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这种经历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创伤。
“无复望乡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战乱之后,故乡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连回望故乡的寄托都消失了。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故乡以及和平生活的深切情感,以及在动荡年代中个体的孤独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