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字一联一咏或偶得于斐然于再于三距可投于作者然而业已思虑忍所弃捐幸冀矜其不能且念伸于知己而又以吾家何所有冠兹五章非敢望于一观庶更资于一噱渎则不告其能逭乎(其二)

吾家何所有,非富亦非贫。

逐月官供俸,随时自奉身。

积薪长满屋,脱粟亦盈囷。

信美无他虑,其如窃禄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家的境况如何?既不富裕也不贫穷。
每月领取官府的俸禄,根据需要自给自足。
堆积的柴火填满了房屋,粗粮也足以装满仓库。
生活确实美好,但没有其他忧虑,只是对于那些窃取他人俸禄的人有所警惕。

注释

吾家:我家。
何所有:有什么。
非富亦非贫:既不富有也不贫穷。
逐月:每月。
官供俸:官府发放的俸禄。
随时:根据需要。
自奉身:自给自足。
积薪:堆积的柴火。
长满屋:填满房屋。
脱粟:粗粮。
盈囷:装满仓库。
信美:确实美好。
无他虑:没有其他忧虑。
其如:然而。
窃禄人:窃取他人俸禄的人。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种平淡而宁静的生活状态。他通过“吾家何所有,非富亦非贫”表达了对物质财富持平常心态,不追求过度的富有,也不畏惧贫困。接着,“逐月官供俸,随时自奉身”说明诗人依赖于固定的收入来维持简单的生活,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积薪长满屋,脱粟亦盈囷”则是对这种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具体描写,薪柴堆积如山,谷物也充裕到从仓廪中溢出来。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信美无他虑,其如窃禄人”一句,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对于这种清贫自乐的态度,认为这是最为纯粹和真挚的生活享受,没有任何过分的欲望或牵挂,就像一个人秘密地拥有了别人的俸禄而不为外界所知。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物质生活的描述,以及对精神状态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它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满足,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的追求。在这样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90)

李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启至数日前久疏投刺略遂登门方愧非才过叨奇遇岂谓爱忘之眷遽贻和寡之词傥取庸音何伸鄙抱谨课一章兼次高韵

相留不称主人心,多病虚劳酒满斟。

厅事便临芳草径,庖厨只就绿槐阴。

玫瑰出槛参差拆,薜荔依墙积渐深。

却恨无情是朝日,暂陪欢笑已西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