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著作见寄韵奉题其所寓听竹轩

王家好种青琅玕,四壁秋声生夏寒。

朝回每独风前立,客至时同烟际看。

北窗数竿最幽胜,满耳萧萧客尘净。

截管休将学凤鸣,世间古曲无人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先,“王家好种青琅玕”一句,以“青琅玕”象征竹子,既点明了诗题中的“听竹轩”,也暗示了主人王著作对竹的喜爱与推崇。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此处暗含了对主人品格的赞美。

接着,“四壁秋声生夏寒”描绘了听竹轩内独特的氛围,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宁静,体现了环境的清幽与主人心境的平和。

“朝回每独风前立,客至时同烟际看”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主人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独自站立于风中,还是与客人一同观赏远处的烟景,都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淡泊。

“北窗数竿最幽胜,满耳萧萧客尘净”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清静与主人内心的纯净。北窗下的几竿竹子,不仅增添了空间的美感,更净化了心灵,让外界的尘嚣得以远离。

最后,“截管休将学凤鸣,世间古曲无人听”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对现代喧嚣世界的反思。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与浮躁,而是应珍惜并传承那些古老而深邃的文化遗产,因为真正的美往往不被世俗所识。

整首诗通过对听竹轩及其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徐州

断山数里见浮屠,水树微茫映日疏。

舟楫遍经危石过,人烟稍近白云居。

朱陈县远思遗俗,楚汉台荒想故墟。

万古风帆自来往,新诗吟罢独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湘中李从事赴郴幕

长沙上游山水窟,郴阳自古说名邦。

天围翠岳连三楚,地合清湘赴九江。

归去收书经石室,坐来拄版对云窗。

西风惨淡都门别,莫爱青楼倒玉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郭

晴光缥缈汎青春,远色氤氲动紫尘。

出郭自因芳意早,寻溪兼得野情新。

花边古寺翔金爵,树底高坟卧石麟。

却倚层丘望城阙,上方云气绕龙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河间赵运使

雪尽官河春水生,移家还出凤凰城。

竹间退食古灵鹊,花外题诗听早莺。

益井青烟晨缥缈,漕沟素月夜分明。

京华久客遥相忆,欲托音书不称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