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放歌

东海蜃楼起,天半泻黄河。

此事茫茫无据,造化究如何。

欲待催烧笔砚,只怕万般愁恨,无处可消磨。

且共狗屠饮,起舞影婆娑。君不见,春来去,落花多。

少年易老,问谁有计驻羲和。

叹我壮怀未遂,腰下宝刀难脱,惆怅已蹉跎。

不惜唾壶缺,且自发悲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佟世南的《水调歌头·放歌》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苍凉的画面。开篇以“东海蜃楼起,天半泻黄河”起兴,展现出海市蜃楼的奇幻景象,黄河仿佛从天而降,气势磅礴。接下来诗人感叹自然造化的神秘莫测,表达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欲待催烧笔砚,只怕万般愁恨,无处可消磨”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愁绪,他试图通过写作来排解,却又担心这些情感无法得到释放。“且共狗屠饮,起舞影婆娑”则转为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与朋友饮酒作乐,借舞蹈暂忘忧愁。

“君不见,春来去,落花多”进一步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无奈,春天的离去和落花的凋零象征着青春的消逝。“少年易老,问谁有计驻羲和”直接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以及对时光停留的渴望。

“叹我壮怀未遂,腰下宝刀难脱,惆怅已蹉跎”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即使身佩宝刀,也无法改变岁月的无情。“不惜唾壶缺,且自发悲歌”最后以豪放不羁的态度,决定纵情歌唱,尽管人生短暂,也要尽情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佟世南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4)

佟世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康熙年间任临贺知县,善填词,长于小令,修辞婉丽,意境幽美,曲折含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著有《东白堂词》、《鲊话》、《附耳书》等

  • 字:梅岭
  • 籍贯:清满洲(辽东)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咏瓶中五色牡丹

春艳花王,剪云霞五彩,乍制轻衣。

淡描浓抹,全胜十样新眉。

汉宫春晓,露纷纷、粉黛胭脂。

爱姊妹,梳妆各别,一般国色天姿。

最怕雨欺风妒,向胆瓶欹侧,如诉幽思。

窗中绣帘深掩,蜂蝶休窥。

浮香泉煖,锁洞房、不放春归。

更何用,玉环捧砚,沉香亭畔题诗。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孤鸾.闺忆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

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

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

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

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思一半。

珠帘欲钩又下,怕人随、柳绵花片。

记得玉郎姓字,倩鹦哥频唤。

形式: 词牌: 孤鸾

双双燕.忆金陵

又春到了,听三叠阳关,行人如醉。

云山阻隔,杨柳故园青未。回首长江无际。

又说甚、六桥流水。枕前迷却乡魂,花里频迟归计。

不见钟山风味。羡月下笙歌,云中环佩。

羁栖结伴,只有双双燕子。音信天涯难寄。

但认著、吴头楚尾。短吟写就长笺,窗外落红溅泪。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扬州慢.放鹤亭梅花

老干浑苔,柔条未萼,几枝零落荒亭。

望空山落日,正笛韵凄清。

自双鹤、高飞去后,亭前三百,雾锁烟横。

到而今都随流水,暗逐浮萍。

辽阳梦返,算逋仙、重到须惊。

念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难赋幽情。

水畔红亭空尔,波荡漾、夜月无声。

但坟前芳草,春风著处还生。

形式: 词牌: 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