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知君住处足风烟”表达了对朋友所在之地的赞美,那里的自然风光如同迷人的烟霞,令人神往。而“古寺荒村在眼前”则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苍凉的景象,使人不禁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停留在单纯的欣赏之中,而是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愿望——“便欲移家逐君去”,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一种对友情深厚的情感寄托。这种情感是那么真挚,以至于诗人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只为能够与朋友相伴。
最后一句“唯愁未有买山钱”则带有一丝现实的无奈和幽默。诗人用轻松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矛盾:虽然心中充满了向往,但实际上却因为种种原因(在这里比喻为“买山钱”)无法实现。这不仅是对个人力量有限的认知,也是在表达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情与生活的独特思考。
不详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与女诗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历中,辟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诏举“韬晦奇才”,下聘礼,拜左拾遗,辞不就。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长恨江南足别离,几回相送复相随。
杨花撩乱扑流水,愁杀人行知不知。
恨唱歌声咽,愁翻舞袖迟。
西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