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雨中留宿张幼千家(其一)》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友人家中留宿的情景。首句“秉烛坐清夜”展现了诗人手持蜡烛,静坐于深夜的清寂之中,透露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摊书共草堂”写出了与友人一起翻阅书籍,共享草堂时光的温馨画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疏砧秋思早”一句,通过远处稀疏的砧声,勾起了诗人的秋日怀思之情,暗示了季节转换和对家乡的思念。而“微雨客衾凉”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客居他乡的诗人感受到秋雨带来的丝丝凉意,触动了内心深处的羁旅之愁。
然而,下文“鸡黍成良晤”转而描绘了与友人共进晚餐的温馨场景,暂时驱散了愁绪。然而,“风波忽异乡”又将诗人拉回现实,意识到自己身处异地,人生的起伏不定如同波涛汹涌的江湖。
最后两句“羁愁稍披豁,触目见琳琅”,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看到眼前的美好事物,心情略有舒展,羁旅的愁苦也因此得到了些许缓解。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孤独与思乡,又有友情的慰藉,以及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