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次韵酬乡人王畏斋》描绘了一幅江上秋风中孤雁翱翔的画面,与文人士大夫的行台相互映照。"江上风高一雁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开阔而寂寥的意境,一只大雁在劲风中飞过,象征着远方的游子或信息的传递。
"文光烨烨照行台",形容文人的才华如同光芒四射,照亮了周围的环境,行台则代表了他们的学术或官职之地。接下来的两句"龙珠自有千金价,骥足终非百里才",运用比喻,赞誉王畏斋的才华出众,犹如龙珠珍贵无比,他的能力远超常人,不是只能跑百里的骏马所能比拟。
"望重诗坛苏内翰,心涵秘学吕东莱",将王畏斋比作宋代文坛巨擘苏轼和深藏不露的学者吕祖谦,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敬仰。最后,诗人鼓励朋友不必感叹知音难觅,因为他们的相遇就如同在题壁时拂去尘埃,显现出真知灼见,寓意深厚的友情和期待更多的交流。
整首诗以景起,以赞结,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语言凝练,意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