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边思》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边疆之地的景象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边塞风情。
首句“西风方折胶”以西风起、寒气逼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暗示了戍边生活的艰苦。接着,“戍兵出已屡”点明了边防战士频繁出征的现实,展现了他们为国家安宁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赤藏候骑归,翩翩如鸟羽”两句,通过描述巡逻骑兵归来的情景,既表现了边防的警戒严密,也透露出一丝战后的宁静与生机。骑兵们的身影轻盈敏捷,仿佛是自由飞翔的鸟羽,象征着边疆的和平与希望。
“穹庐旧所居,不远横山路”则转而描写边疆地区特有的居住方式——穹庐(蒙古包),以及其与横山(可能指横断山脉或泛指边疆山脉)的地理关系,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的独特性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汉将知为谁,三军倚全护”中,“汉将”代表了历史上的边防将领,他们肩负重任,保护着边疆的安全。“三军倚全护”,意味着全体士兵都依赖于这些将领的领导和保护,体现了边防力量的强大与团结。
“上赖天子圣,边方无斗捕”表达了对君主英明统治的颂扬,认为正是由于君主的圣明,边疆才能得以安宁,没有战争和捕杀,展现出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高度认同。
最后,“运筹有馀略,彫弓射狐兔。何谢苍头公,回为儿女顾”则赞扬了边防将领的智谋和英勇,即使在紧张的战斗之余,也能关心家庭,照顾妻儿,展现出他们作为军人的同时,也是有情有义的家庭支柱。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边防将领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边疆的壮丽景色、戍边将士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深切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韵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