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其二)

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标数面便多情。

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

万里海风吹不动,半轮淮月为谁明。

东坡旧迹无寻处,试问龛中锦帽僧。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旧年的春节频繁往来,孤高的身影多情地展现
独自带着三千丈的白发,攀登至十二层的瑶台之上
万里海风也无法撼动,半轮淮月照耀着何人
东坡先生的遗迹已无处可觅,试着询问龛中的僧人

注释

旧岁新年:过去的春节。
孤标:孤高独立。
多情:深情。
白发三千丈:极言白发之长。
瑶台: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十二层:形容层次多。
海风:大风。
淮月:淮河之月。
东坡:苏轼的别称。
旧迹:遗迹。
龛中:佛龛之中。
锦帽僧:身着华丽头巾的僧人。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时光流转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标数面便多情"表达了时间流逝中个人的感伤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则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内心的孤寂感受。

接着,"万里海风吹不动,半轮淮月为谁明"中的"万里海风"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动荡,而"半轮淮月"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明亮。这里强调的是尽管外部环境可能变化无常,但诗人的内心却保持坚定不移。

最后,"东坡旧迹无寻处,试问龛中锦帽僧"中的"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而"龛中锦帽僧"则是一种虚构的形象。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虚构之物的询问,表达了他对于过去文化遗迹的尊崇和对当前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时间、空间与内心情感的探讨,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深邃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夏日小饮分题得菱用辘轳体

不是齐堂觳觫生,如何双抵独峥嵘。

犀中忽有红尖角,天上也无甜底冰。

只爱衣裳桃杏浅,谁知肌骨雪霜明。

酒徒苦问渠名姓,无姓无名字子陵。

形式: 七言律诗

夏夜玩月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

形式: 古风

夏夜诚斋望月

山居道是没空庭,不道诚斋敞更明。

万里青天元是水,半轮皎月忽成冰。

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玉兔素娥兼老子,三家一样雪鬅鬙。

形式: 七言律诗

悯旱

鸣鸠唤雨知唤晴,水车夜啼声彻明。

乖龙懒睡未渠醒,阿香推热呼不应。

下田半湿高全坼,幼秧欲焦老差碧。

书生所向便四壁,卖浆逢寒步逢棘。

还家浪作饱饭谋,买田三岁两无秋。

一门手指百二十,万斛量不尽穷愁。

小儿察我惨不乐,旋沽村酒聊相酌。

更哦子美醉时歌,焉知饿死填沟壑。

水车哑哑止复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