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敦复至观音寺再用前韵祝别

太道既如砥,安舆宁险艰。

通沟水决决,出林鸟关关。

紫诏下天外,黄气生眉间。

归当趋玉陛,岂容眷名山。

接物齐彼分,存诚肃吾闲。

我心如路草,愿君与春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送敦复至观音寺再用前韵祝别》。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太道既如砥,安舆宁险艰”以道路的平坦象征离别的坦然,即使前方有险阻,也能够安然面对。接着“通沟水决决,出林鸟关关”描绘了水流潺潺、鸟鸣声声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友人之间的友谊如同流水般绵长不绝。

“紫诏下天外,黄气生眉间”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友人的离去比作天外传来诏令,而“黄气生眉间”则暗示了友人内心的不舍与期待。接下来“归当趋玉陛,岂容眷名山”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祝福,希望他能顺利达到高位,但同时也不忘提醒他不要忘记心中的名山大川,即不忘本,保持初心。

最后,“接物齐彼分,存诚肃吾闲”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处世态度的期望,希望他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像对待离别一样,保持真诚和庄重。而“我心如路草,愿君与春还”则是诗人的心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希望友人如同春天的草木一样,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陶然轩呈孔掾

我醉不在酒,心常醉于天。

出处无固必,四时任陶然。

世网谁拘拘,冥鸿自翩翩。

隐凡乐吾乐,陶然名此轩。

采掇富菊杞,芬香籍兰荃。

啼鸟助春喜,相呼语涓涓。

好风集清微,时写朱丝弦。

秋月莹池上,腊雪堆檐前。

客来亦把酒,客去醉还眠。

为君发短调,意将千载传。

形式: 古风

安中尚书见招同诸公登雨华台

城南五里近,驱车稍停休。

层台临古刹,欣陪清净游。

凭高送远目,考古思名流。

更读琳琅篇,叙事何其周。

尸黎与法云,接迹居岩幽。

趣将金仙谐,行匪邪径由。

至今手植松,千丈腾龙虬。

悟发特异众,妙龄已依刘。

天华无根蒂,应讲来飞浮。

帝释昔举手,此理谁可侔。

迩来表前踪,新亭压鳌头。

空渚栖古月,大江浴清秋。

旷怀出十地,壮气横九州。

三山连天门,水府卧金牛。

故国罗绮灭,深宫榛莽留。

兴亡千岁间,愁绪如缲抽。

惟馀北岭云,无心自悠悠。

高鸿正飞冥,网罗安得收。

公等真丈夫,问学皆渊丘。

不应持使旄,归合登瀛洲。

桓桓鼎鼐司,落落金马俦。

君臣若尧舜,明良互赓酬。

胡为慕瞿聃,玄微解而优。

愿舒三日霖,慰此旱岁求。

乾坤涵润泽,使我醉两眸。

咄嗟勿重陈,玉树后庭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李嘉甫朝散还台

春风连作恶,吹雪深尺五。

元宵无灯火,闭关与谁语。

忽闻营从过,倾盖挹眉宇。

相亲如故人,坐久加循抚。

蓬茅只数间,馀无一丘土。

半俸足以饱,未尝诣州府。

白云寓远目,清溪照灵腑。

趋閒已忘忧,浩歌唯汲古。

明公志方壮,富贵何可取。

高才孰能当,如罴亦如虎。

致君为唐虞,泽民作霖雨。

功名垂乾坤,儿孙列簪组。

于予一何辽,而能强相与。

聊书送行章,欲以明出处。

形式: 古风

前春雪

玄冥夺春令,连旬雪塞屋。

嗷嗷何物声,云是饥民哭。

来请义仓米,奈何久空腹。

寒威如戈矛,命尽须臾速。

忆昨去年水,云涛卷平陆。

高村既无麦,低田又无谷。

民间已乏食,租税仍未足。

县令欲逃责,催科峻鞭朴。

嗟哉吾邦民,何以保骨肉。

昂头诉苍苍,和气待春育。

春工本好生,此雪无乃酷。

谁家敞园馆,草树变琼玉。

美人学回风,欢笑列灯烛。

不如万户寒,唯忧五更促。

世无采诗官,悲歌寄鸿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