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孙孟修(其二)

朝朝禁苑接群贤,日影那能复计砖。

昼永玉堂频视草,夜寒金殿每分莲。

敢誇词藻三王后,谁识文章两汉前。

千里独劳诗远赠,骊珠万斛照华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次韵答孙孟修(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孙孟修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首联“朝朝禁苑接群贤,日影那能复计砖。”开篇即展现出诗人与众多才子佳人在皇家园林中相聚的情景,日影斜斜,时间仿佛凝固,不再关注砖瓦的累积,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们在文学艺术上的交流超越了日常琐事。

颔联“昼永玉堂频视草,夜寒金殿每分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白天在华丽的宫殿中勤奋写作,夜晚则在寒冷的金殿中分赏莲花,以莲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文学创作的清雅意境。这两句通过对比昼与夜、白日与夜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不分昼夜地投身于文学创作的精神状态。

颈联“敢夸词藻三王后,谁识文章两汉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谦逊态度,不敢自夸超过三王之后的文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追求超越前人的决心。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敬仰以及对于创新的渴望。

尾联“千里独劳诗远赠,骊珠万斛照华笺。”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通过千里之遥的诗歌赠予友人,如同万斛骊珠般照亮了对方的文稿。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精心雕琢,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珍珠一样闪耀,为友人带来光明和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懈追求,充满了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敬仰和对创新的渴望,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孙孟修(其三)

蓬莱紫殿压金鳌,簪笔时常近节旄。

红日迥浮仙掌动,綵云深拥御筵高。

娱情翰墨知吾子,叨禄词垣愧我曹。

几度归来清夜永,天香细细染宫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答孙孟修(其四)

故园松菊未全荒,桑梓遥瞻雨露芳。

自愧青绫严内直,长怀白发在高堂。

文名敢拟追先汉,诗律谁当继盛唐。

江海羡君才独健,赠来珠玉夜生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答孙孟修(其五)

儒官列职侍东曹,宦辙驰驱敢惮劳。

载笔屡登金兽闼,承恩多赐锦雕袍。

不栽县令门前柳,惯看仙人洞里桃。

自是南州多俊杰,剑光还射斗牛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其一)芳洲春草

沧洲迤逦接长堤,草色经春望欲迷。

浓带晓烟青冉冉,远含疏雨碧萋萋。

王孙独系归时恨,谢氏偏留梦里题。

记得往年长送客,夕阳江上马频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