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别筵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

似我别泪三四行,滴君满坐之衣裳。

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形式: 古风

翻译

漫长的夜晚,酒宴将尽灯火阑珊,灯芯余烬纷纷扬扬,既落于地又沾上床。
就如同我离别时的眼泪,一行又一行,滴滴落在你的衣裳。
与你分别后,我的泪痕犹存,每年穿衣时心境未曾改变。

注释

夜长:夜晚时间久长。
酒阑:酒宴接近尾声。
灯花:灯芯燃烧后的余烬。
落床:掉落床上。
似我:好像我。
别泪:离别时的眼泪。
三四行:形容眼泪多,此处指多行。
滴君:落在你身上。
别后:分别之后。
泪痕在:脸上泪痕依旧。
著衣:穿上衣服。
心莫改:心情或对你的感情没有改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中的人物离别之情,通过精细的景物描述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亲朋好友别离的无限留恋。"夜长酒阑灯花长"一句,设置了一种宴席延续到深夜的氛围,而"灯花落地复落床"则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了时间流逝和情感积累的意象。

诗人将自己的眼泪比作"三四行",暗示了内心的沉重悲哀,这些泪水如同实物一般,不仅滴落在自己身上,更是"滴君满坐之衣裳",渗透进与亲友共度时光的每一寸布料。这种情感的传递和渲染,使得离别的情景变得更加生动和凄凉。

最后两句"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变的心意。这里的"泪痕"象征着记忆的印记,而"年年著衣"则是时间流逝中情感的持久性,尽管岁月更迭,但心中的那份情谊始终如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宴席离别场景的精美描绘,以及对泪水、灯花等细节的着墨,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宿命感和深沉的情感力量。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庙之神

我马烦兮释我车,神之庙兮山之阿。

予一拜而一祝,祝予心之无涯。

涕汍澜而零落,神寂默而无哗。神兮,神兮。

奈神之寂默而不言何,复再拜而再祝。

鼓吾腹兮歌吾歌,歌曰。今耶,古耶。有耶,无耶。

福不自神耶,神不福人耶。巫尔惑耶,稔而诛耶。

谒不得耶,终不可谒耶。

返吾驾而遵吾道,庙之木兮山之花。

形式: 古风

松树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

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

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

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

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

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形式: 古风

松鹤

渚宫本坳下,佛庙有台阁。

台下三四松,低昂势前却。

是时晴景丽,松梢残雪薄。

日色相玲珑,纤云映罗幕。

逡巡九霄外,似振风中铎。

渐见尺帛光,孤飞唳空鹤。

裴回耀霜雪,顾慕下寥廓。

蹋动樛盘枝,龙蛇互跳跃。

俯瞰九江水,旁瞻万里壑。

无心眄乌鸢,有字悲城郭。

清角已沈绝,虞韶亦冥寞。

鶱翻勿重留,幸及钧天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画松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