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西陵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愁绪。首联“暮色满前汀,江村半掩扃”,以“满”字和“半”字,生动地展现了黄昏时分,暮色笼罩着江边的小岛和半掩的村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潮头西去白,山色北来青”两句,通过对比色彩鲜明的“白”与“青”,描绘了潮水向西退去的景象与远处山脉的翠绿,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双宿花间鸟,孤飞水上萤”则通过对比“双宿”的鸟儿与“孤飞”的萤火虫,表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既有伴侣相伴的温馨,也有孤独飞翔的寂寞。最后,“愁怀空脉脉,暗自诵黄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即使在这样的美景中也无法消散,只能默默诵读《黄庭经》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复杂的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难以排遣的愁思,体现了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