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行

自怜少年不识月,疑是明镜飞上天。

但看三五二八夜,弯弯缺缺仍复圆。

悲欢离合每对此,风雨阴晴经几年。

壮强已过今老大,俯仰婵娟不胜慨。

也曾对月客长安,蹇驴破帽西风残。

砧声萧条夜向夕,剑影错落秋生寒。

也曾对月秦楼夜,春寒珠箔梨花谢。

金钗扶醉晓催鸡,翠被留香暖馀麝。

也曾对月抱遗经,灯火绳枢掩草亭。

齑瓮结冰寒走蠹,芸窗露下晚收萤。

也曾对月榆关戍,百战沙场士争死。

金疮卧马瘴烟青,玉帐磐雕阵云紫。

也曾对月泊潇湘,商贾凄凉野店荒。

菰米黑沉乌啄雪,柳条翠减雁啼霜。

也曾对月东华道,影转金茎阊阖晓。

玉殿承恩出苑迟,琼林侍宴簪花早。

衰病归来百不成,烟蓑雨笠学躬耕。

壮心寂寞吴牛喘,倦翼彫零野鹊惊。

每惭泛渚袁宏咏,那复登楼庾亮情。

飞盖清园歌已远,乘舟赤壁梦何凭。

月色不殊人自改,捣药惟应?长在。

搴衣吊古倍增悲,长跪临风献清酹。

朱颜易去不复来,一日一醉能几回。

昨日少年今日老,且须置酒登高台。

桂花吹香白露下,莫惜烂醉黄金罍。

旧游岂无歌舞地,铜驼白骨迷苍苔。

前人已往今还昔,今人宁无后人忆。

后人复遣后人哀,月落银河泻空碧。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见月行》描绘了诗人一生中多次与月相逢的不同场景,展现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岁月的流转。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如长安的蹇驴、秦楼的春寒、榆关的战尘、潇湘的舟泊、东华的月影,展现了诗人从少年到老大的人生历程。他感慨壮志未酬,如今只能躬耕田亩,借酒浇愁,感叹时光易逝,朱颜不再。

诗人以月为线索,串联起各种生活情境,既有个人的孤寂与沧桑,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他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月色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都寓于对月的描绘之中。最后,诗人鼓励自己和后人珍惜当下,登高赏月,尽情享受生活,即使面对铜驼荒草,也要保持乐观豁达。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月的反复吟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62)

刘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鬼妾行

关中女儿白于雪,县官娶作专房妾。

黄金翠羽绣罗襦,枕边誓死心不渝。

岂忆荣华草头露,好似青藤倚枯树。

一朝树倒藤无依,垂垂哀哭牵肠肚。

依稀无复半年春,新官到任遣媒人。

鸳鸯锦帐重还整,鸾凤金钗依旧新。

洞房更结叮咛语,却说新情多胜故。

自忿飞花逐水流,为怜娇蝶无莺妒。

伤心认著主衣裳,窗前临镜照新妆。

青铜欲待消磨尽,几度春风几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紫骝马寄朱士正

紫骝马,雕鞍鞲来汗如赭。

恨郎骑马过章台,醉月眠花寻不来。

郎若归时将马卖,无马寻春郎莫怪。

形式: 乐府曲辞

金铜仙人辞汉歌周伯宁同赋

汉家黄金如土积,铸作仙人一千尺。

缑氏山头晓日红,太一祠前露华碧。

璚浆凝彩剪云澌,玉屑无痕浸寒液。

安期日日候神仙,王母朝朝见凫舄。

千门万户建明光,上苑南山绕柏梁。

春满甘泉千树绿,波涵太液百花香。

白麟朱雁呈祥瑞,宝鼎芝房荐乐章。

诏遣魏青将骠骑,使通司马拜中郎。

待边亲驻狼居外,出塞兵藏马邑旁。

龙马锦鞯来上谷,葡萄银瓮出西凉。

李陵台畔西风冷,苏武坡前落日荒。

暮年始下轮台诏,思子宫前泪双绕。

壮志凄凉天下悲,巡幸东从海上回。

封禅无成还碣石,长生不复望蓬莱。

鼎湖龙去秋萧瑟,金凫银雁灯如漆。

空遗弓箭惨无神,青龙使者宫车出。

万牛如山千里来,老泪裂眦铜仙摧。

前车未改后车辙,昔人不尽今人哀。

伤心秋草茂陵苑,又见东风铜雀台。

形式: 乐府曲辞

苏小小歌同端孝思赋

棠梨花开春日迟,绿窗银屏鹦鹉啼。

玉骢惯识寻芳路,手绾同心约郎去。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