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三哀(其一)

吾生已足厌,死者未云亡。

徐君墓宿草,心许与剑长。

初从凤林游,十九二十强。

岳岳青云器,烂烂列星行。

时危薄文术,昴毕始启疆。

草疏辄痛哭,持身以大纲。

朝廷正渴贤,私门多禁当。

有斧空无柯,内圜而枘方。

上书同时刖,荆玉夜精光。

声价走璠玙,所宝非世良。

入洛岂君意,饥驱自旁皇。

五十始释褐,因之白玉堂。

云中双飞鹤,游止必相将。

一鹤凌霄汉,一鹤淹故乡。

霄汉忽垂翅,颇令存者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嘉徵的《哀三哀(其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吾生已足厌,死者未云亡”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亡者的思念,暗示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理解。接着,诗人回忆与徐君共游的时光,赞美其才情出众,如同青云之器、列星之星辰。

在时局动荡中,徐君虽有经世之才,却因现实困境无法施展,只能通过草疏表达悲愤,坚持原则。“朝廷正渴贤”一句揭示出社会对贤才的渴望,而徐君却遭遇阻碍,处境艰难。“有斧空无柯,内圜而枘方”形象地描绘了他境遇的困顿,才华无法匹配现实的无奈。

诗人感叹徐君被迫离开京城,他的志向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在饥饿中流浪。“五十始释褐,因之白玉堂”象征着徐君晚年才得以进入仕途,但此时已非初衷。最后,诗人以鹤为喻,表达对徐君生死离别的哀伤,以及对徐君留在故乡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徐君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悼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6)

朱嘉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三哀(其二)

龙门后死者,旷世得谈子。

终老博士身,义风振闾里。

䃲礴卧江山,疏野气味美。

薄俗难使真,独负苍生耻。

上下数千年,衡断无与比。

昭代十六皇,圣德系泰否。

兰台空汗青,名山正时纪。

较仇鲁鱼编,苴笔董狐史。

甲申逢世患,徒步阙廷死。

去列幕府雄,气横建业水。

仗剑履间关,画河且高垒。

责我义公徒,破家存国祀。

悔不用公言,偷活沟壑耳。

生歌平陵东,丘首高风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哀三哀(其三)

郭公文章伯,结交高阳徒。

力不胜杯酌,酒盏无时疏。

爱客无不可,颜色真敷愉。

手捻绿沉管,拍浮锦屠苏。

即席赋新藻,寒冰泻玉壶。

清欢惬佳夜,芳月带尊虚。

百年常对此,泠然三山俱。

一从宦达去,捉鼻挥当涂。

当涂良不易,福羽随祸枢。

郭隗去碣石,韩众凌清都。

语默以殊趣,各保千金躯。

躯命岂不爱,宦情亦相于。

世伪却真骥,铅刀笑湛卢。

送君黄花发,哭君春风徂。

春风复九日,携酒谁与娱。

所以伯牙子,抚琴泪成珠。

形式: 古风

送陈稚升之辽左

寒江细雨春帆没,客子单衣中夜发。

腰间长佩双飞龙,怀里时泻千明月。

翩翩结束向营州,虎视龙骧燕颔侯。

去日草齐扬子岸,归时花满凤凰楼。

楼头锦瑟相晚暮,岸上芳尘杂花雾。

万里征人不忍看,到处春心迷去住。

公子爱客锦驼羹,新诗独傲沧洲情。

有时访余三径曲,高下溪梅百遍行。

行去行来观不足,趁步飞香坐我屋。

真率了无宾主意,感激清风动潭竹。

我今老逐众人休,君欲东之辽海头。

辽海瀰漫不可极,幼安皂帽空悠悠。

悠悠世事同一指,绝塞偷生牖下死。

高叫阊阖终无情,不复关君门户事。

仰视黄鹄摩天飞,十里五里自徘徊。

口欲衔雏不能语,垂翅错莫无东西。

英雄失路时则有,青山白云落吾手。

出门所向独有身,肯令生平此言负。

自古营东海水多,刀镮夜夜映金波。

中有双鱼传素书,送君南浦伤如何。

形式: 古风

李元御世兄过访念归安陆不果

长成离乱后,相见尔应稀。

客况缘愁壮,家山入梦微。

荆门天际合,汉水望中非。

旧好犹能识,东陵一布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