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鹊桥仙》由清代诗人纪松实所作,描绘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场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夷则还逢,鹊桥再驾”,开篇即点明了故事背景,牛郎织女在特定时节再次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接着,“潋滟银河待渡”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银河波光粼粼,等待着牛郎织女的渡过,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氛围。
“人问遥望七襄云,竟两度、锦机罢御”,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间的期盼与天上的景象联系起来,通过人们遥望云中的七襄星,暗示了牛郎织女的再度相会,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这段爱情故事的深切关注和期待。
“练拖秋水,帷钩新月,却认得、重来路”,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环境,秋水长天,新月如钩,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也寓意着两人重逢的不易与珍贵。同时,通过“却认得、重来路”,强调了他们对彼此的熟悉与依恋,以及对这段爱情的执着与珍惜。
“柔情不断似前宵,相逢更觉相思苦”,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牛郎织女之间深厚的情感。即使相逢,但因一年仅一次的相聚,使得他们的相思之情更加深重,如同前夜的柔情一般绵延不绝。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既是对爱情的赞美,也是对分离之苦的深刻体悟。
整首词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