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书怀呈滕仁伯秘监

北风朝暮寒,园林日萧条。

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

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

无地可躬耕,无才仕王朝。

一饥驱我来,骑驴吟灞桥。

通名丞相府,数月不见招。

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

索米长安街,满口读诗骚。

时人试静听,霜枝啭寒蜩。

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风吹拂带来早晚的寒冷,园林日渐荒凉凋敝。
若非松柏般的坚韧,哪片叶子能不随风摇摆?
穿着儒服历经诸多困苦,住在简陋小巷中忍饥挨饿。
没有土地可供耕种,也没有才能在朝廷任职。
饥饿驱使我来到这里,骑着驴在灞桥吟诵诗篇。
我来到丞相府报上姓名,却数月无人理会。
想进入权贵之家,却非美貌佳人或纤细腰肢。
我在长安街头乞讨米粮,口中诵读着诗经楚辞。
世人若是静心倾听,枝头霜冷的蝉鸣声声。
若我的声音能悦人耳,又怎敢奢望如仙乐般美妙。

注释

朝暮:早晚。
萧条:荒凉、衰败。
松柏姿:比喻坚韧不屈的品质。
陋巷:贫穷的住处。
箪瓢: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躬耕:亲自耕作。
皓齿细腰:形容美女。
索米:乞讨食物。
诗骚:泛指古代诗歌。
寒蜩:寒冷季节的蝉。
箫韶:古代高雅的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京城的困境和无奈。首句“北风朝暮寒,园林日萧条”以寒冷的北风吹过空荡荡的园林,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表达了诗人感叹自己并非坚韧如松柏,无法抵挡世事的动荡,暗示了自身的脆弱。

“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写出了诗人的知识分子身份,经历诸多困苦,只能在简陋的环境中勉强度日。“无地可躬耕,无才仕王朝”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失望,既无田地可耕,又无才能在朝廷中谋得一官半职。

“一饥驱我来,骑驴吟灞桥”描述了诗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忍受饥饿,骑着驴在灞桥边吟诗度日。“通名丞相府,数月不见招”说明他试图进入权贵之门,但无人理会。“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讽刺了当时社会对美貌和权势的追求,暗示了自己无法凭借这些进入上层社会。

“索米长安街,满口读诗骚”描绘了他在街头乞讨粮食的情景,即使如此,他仍坚持诵读诗书,保持文化人的尊严。“时人试静听,霜枝啭寒蜩”以蝉鸣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表达了诗人期望自己的诗歌能给人带来片刻的愉悦,哪怕只是像箫韶般的微小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困境中的坚守与无奈。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陪厉寺丞赏芍药

黄堂开宴领佳宾,白鹭青原景一新。

寄兴江山擅名胜,折冲樽俎静风尘。

酴醾压架垂垂老,芍药翻阶楚楚春。

从此庐陵作佳话,平分风月两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陪徐渊子使君登白雪楼约各赋一诗必以宋玉石对莫愁村

楼名白雪因词胜,千古江山春雨馀。

宋玉遗踪两苍石,莫愁居处一荒墟。

风横烟艇客呼渡,水落沙洲人网鱼。

借问风流贤太守,孟亭添得野夫无。

形式: 七言律诗

高九万见示落星长句赋此答之

天星堕地化为石,老佛占作青莲宫。

东来海若献秋水,琼以碧波千万重。

云根直下数百丈,时吐光燄惊鱼龙。

凤凰群飞拥其后,对面庐阜之诸峰。

阴晴风雨多态度,日日举目看不同。

高髯能诗复能画,自说此景难形容。

且好收拾藏胸中,养成笔力可扛鼎,然后一发妙夺造化功。

高髯高髯须貌取,万物升沉元有数。

吾闻此石三千年,复化为星上天去。

形式: 古风

婕妤词

纨扇六月时,似妾君恩重。

避暑南薰殿,清风随扇动。

妾时侍君王,常得沾馀凉。

秋风飒庭树,团团无用处。

妾亦宠顾衰,栖栖度朝暮。

扇为无情物,用舍不知恤。

妾有深宫怨,无情不如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