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友人姚太公归隐会稽山的深情送别与赞美之情。首联“稽山传易道常存,有子明刑接后昆”中,“稽山”指代会稽山,暗含易道常存之意,同时赞扬姚太公家族传承有序,子嗣贤明,承继法度。颔联“双寿鹿车来凤渚,几年鲤舍当龙门”运用了双关和典故,鹿车象征着姚太公归隐后的悠闲生活,凤渚则寓意其归隐之地的祥瑞与美好;鲤舍与龙门则暗示姚太公在仕途上的辉煌成就,表达了对其人生经历的肯定与敬佩。
颈联“平反有喜三加箸,只尺无繇一倒尊”进一步描述了姚太公在官场上的功绩与影响,通过“平反”之事表达其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而“三加箸”、“一倒尊”则是对他在处理政务时智慧与威严的生动描绘。尾联“幸以神交千载事,再从海外望丝纶”则表达了诗人对姚太公高尚人格的钦佩与向往,希望未来能以精神层面与其交流,并期待再次从远方遥望其智慧与德行的光辉。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姚太公归隐与仕途生涯的描绘,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与人生智慧,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