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杨荣的诗《和胡学士韵四首(其三)》以两京繁华为背景,表达了对盛世文化的赞美和对自己才能的谦逊。首句“两京长许从和鸾”描绘了京城中热闹的景象,如同随从华丽的车驾,显示出国家的繁荣昌盛。次句“盛世赓歌兴岂阑”进一步强调了盛世时期文艺活动的兴盛,诗人感叹这样的文化盛宴不会轻易终止。
“在藻赋馀欣锡宴”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即使赋诗之余也能感受到宴饮的欢乐,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自省,觉得仅凭一己之力享用盛宴有愧。“伐檀诵罢愧徒餐”引用《诗经》中的典故,表示自己在吟咏《伐檀》这样的深沉篇章后,深感自己的才疏学浅,对于如此丰富的文化盛宴感到惭愧。
“只惭浅薄叨陪久”表达了诗人的谦虚,他自认为才识浅薄,却有幸长久地参与这样的文化盛宴。“总谓明良际会难”则表达了对贤明君臣相遇的期盼,暗示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的向往。
最后两句“葵藿有心终向日,蒹葭岁晚独禁寒”运用象征手法,以葵藿比喻自己对君王的忠诚,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会坚守节操,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忠诚之心和坚韧的人格特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对盛世文化的敬仰和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