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舍萧然学有馀,窗间遮眼尽文书。
已将事业盟灯火,万事何烦酒破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宁静的环境中专心于学问的情景。首句“一舍萧然学有馀”点明了人物所处的环境——一间简朴但充满学问之气的书房,暗示了主人公对知识的追求超出了物质的满足。接着,“窗间遮眼尽文书”进一步强调了书房内堆满了书籍,主人公几乎被书海包围,体现了他勤奋好学、沉浸于学术研究的状态。
“已将事业盟灯火”一句,以“盟灯火”比喻主人公将学术事业与灯火相联系,象征着他在夜深人静时仍坚持学习,将灯火视为与学术事业结盟的伙伴,表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最后,“万事何烦酒破除”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淡泊态度,认为在学术追求中,无需借助酒来消愁解忧,体现了他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学术道路上的专注与坚定,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漠,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好情操。
不详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山馆无人慰索居,喜君交契有终初。
扁舟方起雪溪兴,尺素又传鱼腹书。
炊黍定寻前日约,题诗宁怨故人疏。
好来相共亲灯火,可惜青春度莫虚。
刘翁泯泯已新鬼,孙子飘飘犹旅人。
诗酒旧游谁在眼,江山回首自伤神。
招魂拟向横阳道,有梦长飞霅水滨。
死者不生生者别,死生离别两沾巾。
中原回首尚尘飞,书剑南来早识机。
方事高眠学安石,却愁多病似王徽。
肠枯谩有书千卷,腰瘦难胜带十围。
志士未逢聊尔耳,古人何用泣牛衣。
文园病思乱如飞,禅榻逍遥谩息机。
渐喜珠丝封药裹,未容鹤发上簪徽。
酒能伐性聊须止,棋恐劳神未敢围。
惟有诗怀禁不得,任他憔瘦不胜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