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在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与孤独情绪。
首联“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诗人以秋天的景物变化和自己两鬓斑白的形象,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同时,东篱未开花,也暗喻着人生的美好事物还未实现,给人以淡淡的哀愁。
颔联“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仕途经历,表示已经过了人生的半个世纪,却只有三次升迁的机会,现在官场失意,归隐田园,但家园也荒芜了,身处天涯海角,流露出一种对仕途无望、人生落寞的无奈与悲凉。
颈联“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攲斜”,诗人以“白衣”象征访客,以“乌帽”自喻,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期待与失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自我放逐的状态。
尾联“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诗人独自坐在家中,面对门前萧瑟的柳树和傍晚聒噪的乌鸦,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忧郁。这一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将诗人的寂寞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仕途、孤独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