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年秋七月十有三日起文高先生自姑苏汎舟携酒殽过玉山会饮芝云堂上座客于匡山琦龙门相与谈诗亹亹不绝酒半龙门分蓝田日暖玉生烟为韵余探得蓝字坐无长幼能诗者咸赋焉

高堂政在玉山南,竹色梧阴积翠岚。

秀结紫芝云作盖,光生珠树玉如蓝。

每劳飞鸟花间使,时有翔鸾月下骖。

客至酒尊聊剧饮,僧来麈尾听清谈。

行杯长待纤歌发,分韵还将险字探。

佛印固知元九九,文殊何必说三三。

莫忘石上三生约,且尽山中十日酣。

当槛荷开香屡度,隔床花落雨同毵。

鹿门何处真成隐,鸡舌他年自可含。

送别江亭折杨柳,西风应愧雪盈簪。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鉴赏

此诗由元末明初诗人顾瑛所作,题为《至正十年秋七月十三日起文高先生自姑苏泛舟携酒肴过玉山会饮芝云堂上座客于匡山琦龙门相与谈诗亹亹不绝酒半龙门分蓝田日暖玉生烟为韵余探得蓝字坐无长幼能诗者咸赋焉》。诗中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展现了高堂之美、自然之景以及文人间的交流与情感。

首句“高堂政在玉山南”,以“玉山”象征高雅之地,引出聚会的地点。接着“竹色梧阴积翠岚”描绘了竹林与梧桐树下的景色,绿意盎然,充满生机。随后,“秀结紫芝云作盖,光生珠树玉如蓝”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紫芝比作云盖,珠树比作蓝宝石,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瑰丽与纯净。

“每劳飞鸟花间使,时有翔鸾月下骖”描绘了飞鸟穿梭于花间,鸾鸟在月下沉醉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和谐。接下来,“客至酒尊聊剧饮,僧来麈尾听清谈”则展现了文人聚会时的饮酒畅谈,既有世俗的欢愉,也有精神的交流。

“行杯长待纤歌发,分韵还将险字探”描述了酒宴上的音乐与诗歌活动,体现了文人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情趣。“佛印固知元九九,文殊何必说三三”两句,借佛教故事,表达了对智慧与真理的探讨。

“莫忘石上三生约,且尽山中十日酣”表达了对友情与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当槛荷开香屡度,隔床花落雨同毵”描绘了荷花开放、花雨飘落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氛围。

最后,“鹿门何处真成隐,鸡舌他年自可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相聚。而“送别江亭折杨柳,西风应愧雪盈簪”则以离别的情景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情感的深沉,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社会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63)

顾瑛(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字:仲瑛
  • 号:金粟道人
  • 籍贯:元昆山
  • 生卒年:1310—1369

相关古诗词

余与杨君铁崖别两年矣庚寅嘉平之朔君自淞泖过余溪上适永嘉曹新民自武林至相与饮酒芝云堂明日铁崖将赴任曹君亦有茂异之举同往武林信欢会之甚难而分携之独易安可不痛饮尽兴以洗此愦愦之怀因以对酒当歌为韵赋诗如左于匡庐属瑛序数语为识

江空暮云合,岁晚雪霰多。

佳人美无度,严装径相过。

夜宴芝云馆,明发玉山阿。

繁声落虚溜,急袖翻回波。

客有子曹子,调笑春风歌。

歌终易离别,别去愁蹉跎。

相思梅花发,不饮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可诗斋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平声字分韵得方字

海上风帆似马狂,归来仍喜佩银章。

三年报国存忠直,一旦见亲全义方。

祖逖誓江期复晋,董徽仗节乐还乡。

圣恩已见金鸡放,醉饮宁辞累十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缪叔正韵

白云开处见山棱,我欲跻攀力未胜。

岁晚不为干禄士,前身应是小乘僧。

竹林载酒邀山简,草阁裁诗愧薛能。

结习未除閒未尽,焚香且对佛前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