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以“丁明仲挽词二首(其一)”为题,出自宋代诗人张纲之手。通过对逝者丁明仲的追忆与赞颂,诗中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才华。
首句“世德知名早”,开篇即点出丁明仲自幼便以其家族的美德而闻名,暗示其品行之高洁。接着,“乡评第一流”进一步强调了他在乡里的声誉与地位,说明其不仅在家族内部,更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评价。
“折腰官易厌,拄颊兴难收”两句,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个人兴趣的冲突,表达了丁明仲对官职的厌倦与对自然、艺术等精神追求的执着。这里运用了“折腰”与“拄颊”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个性的渴望。
“博物千寻海,高情百尺楼”则赞美了丁明仲广博的知识与高雅的情趣。将知识比作深不可测的大海,将情操比作高耸入云的楼宇,既表现了他的学识渊博,又凸显了他的精神境界之高远。
最后,“平生松菊径,萧瑟晚云秋”以自然景象为喻,描绘了丁明仲晚年的生活状态。松菊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晚云秋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暗含了对生命终将归于平静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高度赞扬了丁明仲的品德与成就,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