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山庄歌为寄云赋

青松吹风岩壑深,舍南舍北流泉音。

生平涉想目未历,杳然已到盘山阴。

盘山万叠接天起,谷口白云飞不止。

千峰忽断横渔梁,日日云飞化春水。

小桃临水红欲然,溪柳含稊摇野烟。

波光尽处带远绿,遥见万顷桑麻田。

渔人得鲤唤沽酒,叱犊芳原尽农叟。

山川如此真桃源,此境世间安得有。

玉堂神仙衣绣衣,年年梦向盘山归。

盘山旧庄在平谷,春猿长吟秋鹤飞。

粉墨到眼看不厌,可惜止向图中见。

领取宰相当十年,邺侯岂可名山恋。

吾曹自是山林人,祇合归从郑子真。

布袜青鞋办已久,草堂无待《北山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王柏心的《平谷山庄歌为寄云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山水画卷。首句“青松吹风岩壑深”,以青松与山谷的幽深环境起笔,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舍南舍北流泉音”通过流水声,增添了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通过想象表达对未曾亲历的盘山景色的向往:“生平涉想目未历,杳然已到盘山阴。”他仿佛穿越了时空,心灵已抵达那如仙境般的盘山。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盘山的壮丽景象,如“万叠接天起”、“谷口白云飞不止”,展现了山势的雄浑和云雾的缭绕。

诗人进一步描绘山庄周边的景致,如桃花、溪柳、渔人、农夫,以及远处的桑麻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感叹这里如世外桃源,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山川如此真桃源,此境世间安得有。”

最后,诗人以神仙玉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暗示自己可能无法像古人那样长期隐居,但仍怀揣着对山庄的深深眷恋。结尾处,诗人表示自己准备已久的归隐生活,暗示着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情感。

收录诗词(13)

王柏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丛台行

邯郸古道黄蒿没,老狐夜啸丛台月。

家家儿女解弹筝,此地由来歌舞窟。

北枕滹沱南倚漳,建国山东赵最强。

襄主宝符终取代,武灵胡服遂开疆。

私门渐盛公家逼,豪举堂前惟食客。

穷巷犹多毛薛才,美人半在平原宅。

著书谁惜老虞卿,好事空谈赵括兵。

乍许直关通上党,已闻锐士尽长平。

英风独激鲁连子,攘袂不辞蹈海死。

终凭寸舌却秦军,胜也安知天下士。

浊世翩翩未绝伦,公子殊惭谋国臣。

莫向赵州更浇酒,买丝当绣信陵君。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一)

初日浴咸池,翱翔扶桑间。

魂魄荡元气,苍茫摇天关。

火龙喷赤血,出没游黄湾。

遂使阳和散,焕然遍尘寰。

愿挽羲和鞭,驰逐开心颜。

古来有十日,代出相往还。

千年沧海头,烧破蓬莱山。

所以古夷羿,仰射雕弧弯。

我欲一揽之,惜哉不可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杂诗(其二)

朔风班马鸣,边草萋以绿。

战士戍龙庭,秋高肥苜蓿。

不见汉家营,但见秦时月。

古驿零杨柳,我室已蟋蟀。

代马与越鸟,苦思故林宿。

玉门有飞雁,尽唱征人曲。

征人远未归,霜雪寒无衣。

君思古离别,岁暮定何依。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三)

龙门有奇树,矗立青冥齐。

上负千仞峰,下临百丈溪。

朝闻独鹄号,暮听鳱鴠啼。

漂风一以劲,苍翠千崖低。

桃李失颜色,桧柏难攀跻。

过者生愕眙,阴阳无端倪。

调以伯牙琴,安以九寡丝。

鸣虫挂蝼蚁,飞鸟慑鹍鸡。

南枝与北卉,嗟此落长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