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望洞庭》由明代诗人谢廷柱所作,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少陵乾坤句,梦寐三十秋”借用杜甫(少陵野老)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宇宙的深沉感慨,以及诗人对洞庭湖景色的长久向往。接下来,“我来值岁暮,水落露芳洲”描述了诗人于年末时节造访洞庭湖,湖水退去后露出的美丽洲岛景象。
“其气犹雄浑,蒸郁塞九州”赞美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仿佛弥漫着浓厚的云雾,覆盖了整个大地。接着,“是日北风急,浪势如陵丘”描绘了北风呼啸,湖面波涛汹涌,如同丘陵起伏的壮观画面。
“舟楫未可济,君山青欲浮”则写出了湖面的广阔与舟船难以渡过的情景,同时点出君山的青翠欲滴。接下来,“神物疑不蛰,烟涛舞苍虬”通过想象中的神秘生物活跃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万鱼纷相从,大者能吞舟”描绘了湖中鱼群繁多,甚至有大鱼能吞下整艘船的场景,展现了洞庭湖丰富的渔业资源。诗人在此处流连忘返,“观久意未厌,踌躇生远愁”,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与不舍,同时也生发出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会乘三春涨,坐看万里流”表达了诗人期待春天湖水上涨时的景象,以及坐在船上欣赏湖水万里流淌的愿景。“百怪莫敢匿,群龙争戏游”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湖中各种奇异生物争相嬉戏的热闹场面。“高楼疾椎碎,一洗江湖忧”则是诗人想象高楼大厦在湖水的冲击下破碎,以此象征一切烦恼忧愁都被湖水洗净,心灵得到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