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来犹强引雏行,力上东原欲试耕。
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峰晴。
闲知有味心难肯,道贵谋安迹易平。
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即将到来之际,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着要去田野劳作的场景。诗中“病来犹强引雏行”表达了诗人不顾疾病、努力工作的情怀;“力上东原欲试耕”则展现了诗人对土地的依恋和对劳动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峰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景象,马儿在春天的麦地里嘶鸣,人们对于初春雪后的晴朗天气感到欣慰。
“闲知有味心难肯,道贵谋安迹易平”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诗人认为在闲适中可以找到生活的真谛,但这种心境又是多么难以坚守,尤其是在追求安全与安宁的道路上。
最后两句“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借用了陶渊明不饮酒、无需琴瑟的形象来表达,即使像陶渊明那样的人物,如果不能坚守本心,那么即便有名也如同没有一样,都是对内心追求的一种否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劳动和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精神独立和个人理想的坚守。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
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
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月下留丹灶,坛边树羽衣。
异香人不觉,残夜鹤分飞。
朝会初元盛,蓬瀛旧侣稀。
瑶函真迹在,妖魅敢扬威。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
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
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
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