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南兴学止二人,浙一商,苏一匠;
先后云亡只七日,曾吾友,杨吾师。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杨斯盛先生。上联“东南兴学止二人”,言明在东南地区推动教育发展的人物仅二人,其中一人是商人,另一人为工匠,暗含对杨斯盛先生在教育领域贡献的极高评价。接着“浙一商,苏一匠”点出这二人分别来自浙江和江苏,进一步强调了杨斯盛先生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地位。
下联“先后云亡只七日”,表达了杨斯盛先生与某位友人、某位老师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离世,其中“曾吾友,杨吾师”明确指出逝者不仅是友人,更是师长,突显了杨斯盛先生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整联通过简练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对杨斯盛先生的深切哀悼,也对其生前在教育事业和社会生活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
不详
勇能靖寇,知能抚夷,仁能济众,达德著千秋,频年议赈议捐,江南北颂万家生佛;
祖爱公才,父师公望,身承公教,下交及数世,此际思言思貌,辍涕泣奉一瓣心香。
显祖之友,犹父之师,况我孤寒蒙再造;
汾阳为兄,杲卿为弟,有公一省建三祠。
何处菩提,莫错认庭前槐树;
无边法藏,且笑拈阁外芦花。
露气春林,月华秋水;晴光淑景,芳草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