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龙图仲庶赴江宁

方域开全晋,权纲委巨公。

深仁吾所导,实惠尔常蒙。

旷阔归儒术,周流见治功。

蠢生无不赡,豪利岂须笼。

金谷边屯锐,农桑汉地丰。

颂声如响答,和气与春融。

天下殊庸冠,朝廷伟望隆。

咨询怀旧德,付畀出清衷。

禁直图书近,庞恩屏翰崇。

乡衣新粲锦,郡轼再凭熊。

自昔金陵盛,于今玉节雄。

江山三国势,台殿六朝风。

地胜名区在,时移往事空。

贡先淮甸入,化接海隅同。

封宇绥安外,烟波赋咏中。

民瞻深系属,国论素探穷。

此日留藩镇,何时补上聪。

钧衡须远业,药石仰真忠。

孰谓劳申伯,前知用弱翁。

南归勿迟久,登弼代天工。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为吴龙图仲庶赴江宁任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对吴龙图的深厚情感与对其即将前往之地江宁的赞美。

首句“方域开全晋”,以“全晋”象征江宁的广阔与繁荣,表达了对江宁的赞美。接下来的“权纲委巨公”,则赞扬了吴龙图作为地方大员的权威与能力。诗人接着提到吴龙图的仁慈与实惠,以及他对于儒术的推崇和治理的成效,展现了对吴龙图品德与政绩的高度认可。

“金谷边屯锐,农桑汉地丰”两句,通过金谷的屯兵与汉地的农业丰收,进一步描绘了江宁的富饶景象。诗人还提到吴龙图的声誉如同回响般广泛传播,与和煦的春气相融,形象地表现了吴龙图深受民众爱戴的情景。

“天下殊庸冠,朝廷伟望隆”两句,强调了吴龙图在天下间的卓越地位与朝廷中的崇高威望。诗人接着提到吴龙图在朝廷中的咨询作用,以及其对旧德的怀念与对政务的真诚付出,进一步凸显了吴龙图的政治智慧与道德品质。

“禁直图书近,庞恩屏翰崇”两句,通过描述吴龙图与图书的亲近关系,以及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国家文化与政治的贡献。诗人还提到吴龙图的服饰与仪态,以及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成就,展现了其作为地方官员的风采。

“自昔金陵盛,于今玉节雄”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金陵盛况与当前江宁的雄伟,进一步赞美了江宁的辉煌与吴龙图的影响力。诗人接着提到江宁的地理优势与历史底蕴,以及吴龙图在此地的治理效果,展现了他对吴龙图能力的充分信任。

“此日留藩镇,何时补上聪”两句,表达了对吴龙图在江宁任职的期待与对他的才能的赞赏,同时也寄寓了对吴龙图未来能够弥补国家之聪的希望。诗人最后提到吴龙图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对他的忠诚与智慧的期待,表达了对吴龙图的深厚敬意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吴龙图个人品质、政绩与江宁地域特色的描绘,展现了对吴龙图的深情厚谊与对江宁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赞美之情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江巨源奉议

吴会儒林胜,坤维使节雄。

人谁攀景躅,物自得清风。

缫玉尘埃外,冰壶恺悌中。

教源资浚遵,治具费磨砻。

举向权衡见,难相畛域穷。

章传青琐闼,梦彻紫真宫。

自昔文章手,能成造化功。

夷途方阔步,公论况佥同。

昼永朝绅接,天高奏牍通。

平生先远业,有以助尧聪。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闻人夷庚太博

邑有循良政,人持介洁心。

庖刀发虚刃,庙瑟鼓遗音。

閒草丰春野,修篁茂晚林。

恤民中诏远,及物上恩深。

岁月吴江梦,山川蜀道吟。

归欤清议在,直笔待君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送茹世美少卿

切慕真仙理,能收至静心。

纷华虽尔共,势利莫吾侵。

造化归三鼎,逍遥托五禽。

一言平物我,万事委浮沈。

研味经翻玉,吁嗟砾变金。

太霞方梦想,流水漫光阴。

得郡情应乐,休官志已深。

遐飞脱尘网,高视笑蹄涔。

旧德淹卿寺,清风耸士林。

却忧公议在,未易解朝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和提举游上方南禅十韵

宿约游云谷,晨兴过寺扉。

雨声随步急,暑气逐风微。

正午逢晴照,层霄敛夕霏。

江涛千里涌,城郭万山围。

清集同挥麈,高谈及转玑。

虚凉河朔饮,萧散道家衣。

适意朋簪盛,回头世网非。

棋休誇小胜,禅莫问馀机。

对景聊行乐,因吟欲赋归。

高人应笑我,白首恋轻肥。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