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观海分教偃城十韵

相知每恨未相识,闻说远游情更亲。

晓日初分温室树,文风先度偃城闉。

稀微残月明霜剑,密羃孤烟逐晚尘。

野鸟迥随征旆没,客袍犹带曙光新。

东观海气冲晴汉,南望嵩云接紫宸。

避俗秪应求吏隐,此行原不为家贫。

河阳桃李蓓蕾合,洛渚鱼龙变化均。

毡榻谩劳悲冷局,清朝亦自重儒臣。

心旌摇落悬双泪,守拙支离愧一身。

君爱寒官侬爱死,古来天地几痴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送张观海分教偃城十韵》是明代诗人杨继盛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复杂心情。

首联“相知每恨未相识,闻说远游情更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未常相见,但彼此心灵相通,友情深厚。友人即将远行,这份情感反而更加紧密,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旅途的关切。

颔联“晓日初分温室树,文风先度偃城闉”描绘了清晨景象,阳光初照,温室中的树木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中,文风(文化氛围)先行到达偃城,预示着友人即将抵达的目的地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颈联“稀微残月明霜剑,密羃孤烟逐晚尘”则通过月色、霜剑、孤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友人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尾联“东观海气冲晴汉,南望嵩云接紫宸”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友人的前程似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期许与祝福。

中间部分“避俗秪应求吏隐,此行原不为家贫”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选择仕途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河阳桃李蓓蕾合,洛渚鱼龙变化均”以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比喻友人前程的美好与广阔,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才华与命运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93)

杨继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 字:仲芳
  • 号:椒山
  • 籍贯: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
  • 生卒年:1516年-1555年

相关古诗词

刘司狱考满索诗口占以赠之

报最归来宠命新,问君何以答枫宸。

闲中检点案头簿,三载平反多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至日早醒偶成

梦里忽闻长乐钟,自惊误却上新封。

觉来月照西窗白,寂寂柝声杂晓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族兄东城亲家鹤峰狱中赐顾同宿二夜感作

寒灯高照影参差,樽酒长吟慰梦思。

十载交游仍倚玉,百年骨肉更相知。

追谈云雨如前日,品第亲朋异昔时。

明月不嫌草榻冷,徘徊照我去迟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因冷感兴

风满孤城泪满巾,高寒偏傍薄衣人。

晴烟亦逐阴云冷,诗思应随白发新。

归去此身方属我,愁来何事最伤神。

边陲戍马中原盗,惆怅羞称自靖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