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佶郎中

暑雨青山里,随风到野居。

乱沤浮曲砌,悬溜响前除。

尘镜愁多掩,蓬头懒更梳。

夜窗凄枕席,阴壁润图书。

萧飒宜新竹,龙钟拾野蔬。

石泉空自咽,药圃不堪锄。

浊水淙深辙,荒兰拥败渠。

繁枝留宿鸟,碎浪出寒鱼。

桑屐时登望,荷衣自卷舒。

应怜在泥滓,无路托高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炎炎夏日,我独自行走在青翠的山间,随风来到幽静的乡野居住。
杂乱的泡沫浮在曲曲折折的石阶上,瀑布般的水流声在前方响起。
镜子因愁绪多而常被遮掩,蓬乱的头发也懒得去梳理。
夜晚,窗下的枕席带着凄凉,潮湿的墙壁润湿了书卷。
萧瑟的新竹显得适宜,老态龙钟的我去拾取野菜。
泉水独自流淌,药草园却难以锄治。
浑浊的水流冲刷着深深的车辙,荒芜的兰草环绕着破败的沟渠。
茂密的枝叶为过夜的鸟儿提供栖息之地,寒冷的浪花中游出小鱼。
时常穿着桑木屐登山远望,披着荷叶衣自在舒展。
或许会怜悯我身处泥泞,无法踏上通向高位的路途。

注释

暑雨:炎热的雨水。
青山:青翠的山峦。
野居:乡村的住所。
乱沤:杂乱的泡沫。
浮曲砌:形容石阶曲折。
悬溜:瀑布。
前除:前面的台阶。
尘镜:蒙尘的镜子。
蓬头:蓬乱的头发。
懒更梳:懒得打理。
石泉:石头上的泉水。
空自咽:独自流淌。
药圃:种植草药的园地。
不堪锄:难以锄治。
浊水:浑浊的水。
深辙:深深的车辙。
荒兰:荒芜的兰草。
败渠:破败的沟渠。
宿鸟:过夜的鸟儿。
寒鱼:在寒冷水中生活的鱼。
桑屐:用桑木制作的草鞋。
登望:登山远望。
荷衣:用荷叶做成的衣服。
自卷舒:自由舒展。
泥滓:泥泞的境地。
无路托高车:没有通向高位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乡村雨景。开篇“暑雨青山里,随风到野居”便设定了全诗的意境,暑气逼人之际,诗人选择了与大自然为伴,在青山绿水间寻找一份宁静。雨水如溪流般在山间流淌,“乱沤浮曲砌,悬溜响前除”写出了雨声在山谷间回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体验。

然而,这份宁静并非完全的快乐。诗人通过“尘镜愁多掩,蓬头懒更梳”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不为世事所扰的生活态度。而夜晚,“夜窗凄枕席,阴壁润图书”则是诗人在雨声中沉浸于书籍之中,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萧飒宜新竹,龙钟拾野蔬”写出的是诗人在雨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徜徉,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石泉空自咽,药圃不堪锄”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哀愁。

接下来的“浊水淙深辙,荒兰拥败渠”描绘了雨后的河流变迁,以及自然界的沧桑变化。诗中还通过“繁枝留宿鸟,碎浪出寒鱼”表现出大自然的生命力与生机。

最后,“桑屐时登望,荷衣自卷舒”写出了诗人在雨后登高望远,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平和与自由。而“应怜在泥滓,无路托高车”则是对现实中的困境与无奈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乡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态。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

积雨暮凄凄,羁人状鸟栖。

响空宫树接,覆水野云低。

穴蚁多随草,巢蜂半坠泥。

绕池墙藓合,拥溜瓦松齐。

旧圃平如海,新沟曲似溪。

坏阑留众蝶,欹栋止群鸡。

莠盛终无实,槎枯返有荑。

绿萍藏废井,黄叶隐危堤。

闾里欢将绝,朝昏望亦迷。

不知霄汉侣,何路可相携。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綵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执圭期已迫,捧膳步宁徐。

而我诚愚者,夫君岂病诸。

探题多决胜,馔玉每分馀。

荣比成功后,恩同造化初。

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榆荚钱难比,杨花雪不如。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

山前白鹤村,竹雪覆柴门。

候客定为黍,务农因燎原。

乳冰悬暗井,莲石照晴轩。

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依然望君去,余性亦何昏。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

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

破虏山铭在,承家剑艺全。

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

雁塞逢兄弟,云州发管弦。

冻河光带日,枯草净无烟。

儒者曾修武,因贻上将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