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试越台怀古

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

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

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

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南越的历史往事,此刻引发我深深感慨。
昔日的歌舞升平已非旧时风俗,只有烟霞月色映照着层层高台。
遥望北方,人事变迁,何处寻觅故人?东流的水却永不停歇。
窗外风吹过,夹带着湿热的瘴气;栏杆上雨水打过,梅花正凋零。
往日的豪情壮志难以重现,空有的名声实则令人悲哀。
这里实在难以承受登临凭吊,花开花落,岁月无情。

注释

南越: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
兴怀:触发感慨或情绪。
歌钟:古代宴会中奏乐的乐器。
烟月:形容景色优美,如烟如月。
层台:多层的楼台,代指高处。
北望:向北眺望,可能指怀念故乡或故人。
东流水:象征时间流逝,不可逆。
吹窗风:形容窗外的风。
瘴:热带或亚热带湿热地区的一种疾病。
花落:比喻世事变迁,或指季节更迭。
花开:同样象征季节变化或事物轮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广州试越台怀古》,其中蕴含深厚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对南越千年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之情。

“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物是人非的情景。这里的“歌钟”指的是音乐或祭祀活动,而“非旧俗”则表明这些活动已经与过去不同;“烟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有层台”则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建筑的壮丽。

“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两句,诗人通过眺望远方和河水东流,不仅表达了对过去人物的追思,也象征着时间无法倒流,往昔不可复得。

“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描绘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景象。“吹窗风”给人以孤寂之感,“杂瘴”则可能指的是窗棂上的尘埃或是古时候的一种装饰;“沾槛雨经梅”则是对环境细腻的描写,显示出诗人的情怀和他所处环境的默契。

“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虚名浮誉的悲哀。这里的“壮气”指的是英勇的事迹,“曾难揖”则是说这些事迹难以被后人理解或继承;“空名信可哀”则是对于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绩者的悲叹。

最后两句“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登临高处时的感慨。这里的“不堪”指的是无法承受的凄凉,“登览处”是指越台这个历史遗迹;“花落与花开”则象征着时间的轮回和生命的更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个人英雄事迹,以及时代更替中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壬癸岁书情

故园招隐客,应便笑无成。

谒帝逢移国,投文值用兵。

孤松怜鹤在,疏柳恶蝉鸣。

匹马迷归处,青云失曩情。

江头寒夜宿,垄上歉年耕。

冠盖新人物,渔樵旧弟兄。

易生唯白发,难立是浮名。

惆怅灞桥路,秋风谁入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出关言怀

又乞书题出,关西谒列侯。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

卖马登长陆,沾衣逐胜游。

菜肠终日馁,霜鬓度年秋。

诗苦无人爱,言公是世仇。

却怜庭际草,中有号忘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成名后呈同年

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投刑部裴郎中

两榜驱牵别海涔,佗门不合觅知音。

瞻恩虽隔云雷赐,向主终知犬马心。

礼闱后人窥作镜,庙堂前席待为霖。

已齐日月悬千古,肯误风尘使陆沉。

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

愁闻南院看期到,恐被东墙旧恨侵。

缁化衣空难抵雪,黑销头尽不胜簪。

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