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

敝裘不耐晓来凉,风捲黄沙啸白杨。

极目遥天空怅望,马嘶声里又残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与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句“敝裘不耐晓来凉”,以“敝裘”这一形象化的衣物,暗示了诗人穿着的寒凉,而“不耐晓来凉”则直接表达了清晨的寒冷让诗人感到不适,为整首诗奠定了凄冷的基调。

次句“风捲黄沙啸白杨”,通过“风”、“黄沙”和“白杨”的动态组合,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象。狂风卷起黄沙,与白杨树的啸叫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艰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第三句“极目遥空怅望”,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广阔的天空下,诗人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惆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感慨,更是对未知旅程的忧虑与期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马嘶声里又残阳”,以“马嘶”和“残阳”作为画面的收束,既呼应了开头的“晓来凉”,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旅途无尽的意境。马儿的嘶鸣声在夕阳的余晖中回荡,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强化了诗人孤独、疲惫而又坚韧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旅程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收录诗词(608)

缪公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

雁断秋空一纸书,旅人惆怅意何如。

夜深自起当轩坐,明月萧萧落碧梧。

形式: 七言绝句

谒和圣柳下惠墓

展季坟前歧路多,村童笑指此间过。

士存抔土争王贵,人沐遗风识圣和。

柳外轻烟归牧笛,洲边细雨隐渔蓑。

双槐墓道盘根大,十万龙蛇效护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途间怀洪稚存书壁

乡关迢递阻离思,冀马南风鸟北枝。

嗟我又来黄叶路,忆君同听白杨时。

凉云落照三秋别,野草平沙万里悲。

他日花骢重此过,休忘索和壁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途中二律(其一)

茆店鸡初唱,长堤策马过。

水明残月出,霜重晓寒多。

夹道迷荒草,连天涌白波。

敝裘谁补缀,萧瑟奈秋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