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夜晚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思妇的哀愁心情。首句“城头夜传柝,露脚月中飞”,以“柝”声和露珠在月光下的流动,渲染出边塞夜晚的寂静与清冷。接着,“羌笛卷叶吹,候雁向南归”,通过羌笛的呜咽和大雁南飞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离别的氛围。接下来,“缸花泣红泪,染丝上寒机”,将情感推向高潮,以缸中之花仿佛流下红色泪水,象征着思妇内心的痛苦,而她正忙碌于织机之上,为远方的战士缝制衣物。最后,“莎鸡且勿啼,妾制边人衣”,莎鸡是昆虫名,此处借指自然界的声音,诗人希望这些声音能暂时安静,让思妇专心完成她的任务。整首诗细腻地刻画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