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荆门军宋签判、陶教授许尉同坐

蒙泉岁晚,偶扁舟、同泛一池寒渌。

四者难并谁信道,草草幽欢能足。

美景良辰,赏心乐事,更有人如玉。

今宵此会,陋邦惊破衰俗。

豪俊傅粉诸孙,几年分袂,一笑还相逐。

痛饮厌厌清夜永,那管更深催促。

宋玉词章,陶潜风概,况继前贤躅。

故人未至,坐中仍对梅福。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年末时节,我偶然乘小舟,与友人共游清凉的池水。
这四样难得的相聚,谁能相信?匆匆的幽静欢乐已足够。
美好的时光,愉悦的心情,还有像美玉般的人物陪伴。
今晚的聚会,让这个简陋之地的风俗也为之震惊,打破了沉闷的旧习。
才子们粉墨登场,多年分离的孙辈们重逢一笑,紧紧相随。
我们在深夜畅饮,不顾时间的推移,任由夜晚漫长。
我们欣赏宋玉的文采,陶渊明的风度,更追求继承先贤的足迹。
老朋友还未到来,我们依然对着梅花和福星而坐,期待他们的到来。

注释

蒙泉:指清澈的泉水。
扁舟:小船。
寒渌:清凉的绿水。
草草:匆匆忙忙。
陋邦:简陋的地方。
衰俗:陈旧的风俗。
豪俊:杰出的人才。
傅粉:形容文人打扮。
分袂:分别。
痛饮:尽情饮酒。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躅:足迹,这里指事业或成就。
梅福:古代隐士,这里可能象征着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图景。诗人在岁晚之时,偶尔乘坐小舟,与友人同泛于一池清冷的水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解脱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自由与快乐。

"四者难并谁信道,草草幽欢能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他认为在平淡中也能找到幸福,这种态度体现了古代士人追求精神自在的人生哲学。

接下来的几句 "美景良辰,赏心乐事, 更有人如玉。 今宵此会,陋邦惊破衰俗。" 描述了一场美好的聚会,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盛宴。在这里,诗人与友人们共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超越了世俗的繁琐和低俗。

"豪俊傅粉诸孙,几年分袂,一笑还相逐。痛饮厌厌清夜永,那管更深催促。" 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群才华横溢、风流倜儒之士的欢聚,他们之间的情谊和快乐是那么纯粹而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几句 "宋玉词章,陶潜风概,况继前贤躅。故人未至,坐中仍对梅福。" 表明诗人对于古代文人宋玉、陶潜的文学风格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在等待友人的到来时,诗人仍然沉浸于与梅花之间的默契之中,这也许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情操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三)

家在蓬莱山下住,乘风时到尘寰。

双凫偶堕网罗间。惊容凝粉泪,愁鬓乱云鬟。

人世风波难久驻,云霞终反仙关。

虚无仙路拥归鸾。却随烟雾去,长向洞天闲。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赠贺子忱二侍妾二首(其二)

霓作衣裳冰作面,铅华不涴天真。

临风几待逐行云。自从留得住,不肯系仙裙。

对客挥毫惊满座,银钩虿尾争新。

数行草圣妙如神。从今王逸少,不学卫夫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赠妓

十二峰前朝复暮,忽愁望断行云。

梦回江浦晓风清。远山思翠黛,蔓草记罗裙。

锦字织成千万恨,翻成第入新声。

幽期谁为反离魂。主人无浪语,狂客最钟情。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洞仙歌.范丞相夫人生日

玉楼玄圃,旧是神仙伴。鸣佩时朝紫皇殿。

种蟠桃成树,碧柰开花,著子满,金母盘中屡献。

飘然乘彩凤,东望蓬莱,曾共扁舟五湖泛。

正珈笄未老,兰玉盈前,春欲转、喜对芳辰开宴。

愿绿发朱颜镇长新,教岁岁年年,寿觞深劝。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