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名为《读杜诗》。诗中对杜甫的诗歌艺术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与赞美。
首先,诗人以“杜陵有穷老,白头惟苦吟”开篇,描绘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虽身处困境,却仍坚持创作,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正气自天降,至音感人深”两句,赞扬了杜甫诗歌中的正直之气和深刻的情感,能够触动人心。
“昭回切云汉,旷眇包古今”则进一步赞美杜甫诗歌的意境深远,既可与云汉相接,又包容古今,展现了其宏大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万壑入溟海,一枝成邓林”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杜甫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同万壑汇入大海,一枝独秀于森林。
“掩抑鬼神泣,寂寥星月沈”两句,形容杜甫诗歌的感染力极强,连鬼神都为之动容,星月也仿佛沉寂下来,以此突出其作品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珠凭罔象得,玉看晶采寻”则通过珠宝玉石的比喻,强调了杜甫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意象的生动。
“穰穰丰年谷,磊磊殊方琛”两句,以粮食和珍宝的丰富多样,象征杜甫诗歌内容的广泛和丰富。“病源问岐伯,兵略须淮阴”则是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杜甫在文学和军事策略上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的赞赏。
最后,“流寓四方路,浩荡平生心”描绘了杜甫一生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广阔与自由。“每览述怀篇,使我清泪淫”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杜甫作品的深深共鸣,以及阅读时情感的激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杜甫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杜甫个人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