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云

舒卷随风托绛霄,果然神理自高超。

君如早晚为霖去,莫向空山冷处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以“问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朵随风飘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舒卷随风托绛霄”,生动地描绘了云朵在天空中自由舒展、卷曲的姿态,仿佛它们是被风轻轻托起,飘荡在深邃的蓝天之上。“舒卷”二字形象地展现了云朵变化多端的形态,“随风”则强调了云朵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其不受拘束的自由状态。“托绛霄”则赋予了云朵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将它们置于高远的天际之中,暗示着云朵的纯净与高洁。

次句“果然神理自高超”,是对前一句景象的赞叹与思考。这里的“神理”既指自然界运行的规律,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云朵所展现的自然之美与智慧的赞美。诗人认为,云朵的飘动和变化,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体现,更是宇宙间某种深邃而高超的真理的显现,这种真理超越了人类的日常经验,充满了神秘与奥妙。

后两句“君如早晚为霖去,莫向空山冷处飘”,则是诗人对云朵未来的想象与期待。这里“为霖去”意味着云朵将化作甘霖,滋润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云朵潜在价值的肯定与向往。同时,“莫向空山冷处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云朵能选择温暖、充满生机的地方降落,避免在荒凉或寒冷之处停留,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自然万物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朵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宇宙真理、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35)

王泰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韵答徐大挹泉文泂

低颜也自悔蹉跎,王湛仍痴可奈何。

世事于今无觉岸,人情到此总随波。

三杯浇我狂难足,四韵酬君债不多。

最是长吟声未已,恰逢朋旧又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包筱笠以侍萱图属题并示其自题长句赋此以广其意

人生三万六千之日不为久,不如意事乃八九。

我欲搔首问青天,青天不语君知否。

知否孤儿不独我,画荻断机赖贤母。

北堂萱草自忘忧,但得晨昏侍左右。

君胡忽发长吟吼,廿年叹息饥驱走。

钟鼎未博菽水惭,毋乃犹为世掣肘。

我有狂言君莫嗤,愿君一听开笑口。

金印累累大于斗,不闻可买慈亲寿。

古来禄养娱亲者,几许声名留不朽?

高官显爵何足论,落落余子徒蒙垢。

荣亲未得辱亲随,富贵浮云亦何有?

君才况非庸庸比,岂必声名落人后?

我亦早年无父人,握管披图难下手。

愿祝春晖一万春,万分图报一分厚。

潘令板舆那足多,欧阳继起期无负。

君不见晚岁光阴阅蔗甜,早年荼苦良匪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遣怀

又得浮生两载馀,随缘度日且安居。

非因怕死方持偈,不善谋生且读书。

花落花开春自在,云来云去意常舒。

穷通天早安排定,抱瓮何妨手灌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叠韵答汪大清纯徐大挹泉赐和遣怀之作

满目凄凉兵火馀,落花啼鸟傍人居。

也知计拙犹磨砚,纵使奇穷不卖书。

剩有素心堪自质,休将青眼望人舒。

会当世变行吾素,肉食敢言愧食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